應武漢理工大學邀請,值校建材建工董事會年會召開之際,海螺集團董事紀勤應受郭董事長委托,帶領海螺水泥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群峰等一行于2013年11月 28日下午在武漢理工大學會議中心201學術報告廳,舉辦了《名企面對面—海螺集團交流報告會》大型對話交流活動。報告會旨在更好地履行大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環保政策要求,大力宣傳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引導社會正確認識,做好產業推廣。
校方高度重視并積極組織,活動歷時近4個小時。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機電學院、資環學院、建筑學院等各大院系逾240名師生參加了本次報告會,會議由校長助理陳文教授主持。
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群峰作了《海螺集團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的報告,重點介紹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海螺集團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技術)的優點:
一是自主研發、世界首創、國際領先;二是無需分揀,原生態焚燒,適合中國國情。該系統處理的垃圾均為原生態城市生活垃圾,對所有垃圾在處理時不需要進行分類;三是能有效分解垃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二惡英。利用分解爐穩定的880℃-900℃溫度場、堿性環境等特點,對垃圾過程中產生的二惡英、氯離子等有害物質進行分解、吸收。經國家權威機構實地取樣、德國Eurofins GfA GmbH實驗室檢測,二惡英排放量僅為0.0376ngTEQ/ m3,遠低于歐盟等發達國家標準0.1ngTEQ/m3;四是能有效控制垃圾臭氣擴散。垃圾儲坑和處理廠房采用全密封結構,垃圾儲坑內產生的臭氣用風機抽出送入氣化焚燒爐內燃燒,使垃圾儲坑處于負壓狀態,避免了垃圾臭氣的擴散;五是垃圾資源最大化利用。垃圾中的熱能作為補充熱源利用于分解爐,爐渣可用作水泥原料,爐渣中的鐵、鋁等金屬回收利用;六是垃圾滲濾液及廢渣無害化處理。垃圾坑滲出的污水經過濾、密封泵送至氣化爐內進行高溫蒸發氧化處理,完全分解有機成分,實現無害化處理。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重金屬,隨氣體或灰渣進入水泥窯爐煅燒后,被固化在熟料礦物的晶體結構中或水泥的水化產物中,形成不溶解的礦物質;七是與水泥窯無縫對接。投運后對窯系統運行及熟料品質均無影響;八是工藝流程簡潔、投資低。投資額比同規模焚燒發電項目減少三分一。
海螺集團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技術獲得聯合國 2009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先技術“藍天獎”提名獎;作為技術創新典型案例,技術研發工作被安徽省科技廳列入安徽省2009年度科技計劃項目;2011年6月24日,該技術通過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技術水平為國際先進,對我國水泥工業向兩型化轉變具有積極作用,社會、環保和經濟效益顯著;截止目前,獲得5項發明、10項實用新型和1項外觀設計專利,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已獲得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