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目前是海螺創業的最大客戶,對其銷售額占到2011、2012年營業額的35.5%、26.4%。今年上半年,這一比重增長到55.8%]
節能環保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國海螺創業控股有限公司(00586.HK;下稱“海螺創業”)擬于本周四(12月1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目前,海螺創業的業務包含余熱發電、垃圾焚燒、立磨、綠色建材、港口五大板塊,其絕大部分營業額來自于通過EP、EPC、BT進行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項目。今年上半年,海螺創業76%的營業額來自提供余熱發電解決方案,且主要集中于水泥行業,14.3%來自于立磨,另有9.7%來自于港口物流服務。
根據羅蘭貝格的報告,按照2012年銷量計算,海螺創業是國內為水泥生產商提供余熱發電解決方案的第二大供應商,市場份額占到21%。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水泥窯余熱發電的增長空間并不大。一名水泥行業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當下國內新建水泥窯受限,海螺創業也許只能從海外項目進行拓展,或者將余熱發電技術延展到其他行業。
招股說明書顯示,海螺創業余熱發電解決方案客戶主要包括中國的水泥公司和鋼鐵公司,其次是泰國、印尼、越南和巴西的水泥公司,也開拓出了水泥行業以外的余熱發電終端應用市場。
根據羅蘭貝格的報告,國外水泥公司對余熱發電解決方案的需求預期由2012年的19億元增至2017年的65億元。
除了余熱發電,垃圾焚燒也是海螺創業的一大業務。不過,目前垃圾焚燒占海螺創業的業務比重并不高。從2010年至2012年,垃圾焚燒占到其營收比重分別為2.4%、5.5%、7.5%,今年上半年則為0。
“水泥窯協同處置很難做,海螺在銅陵的試點效果不錯,但具體還有什么項目并不清楚。”上述人士認為,水泥窯做垃圾焚燒在當下看來并不是件“討喜”的事情,一來破壞了傳統垃圾焚燒站的利益鏈條,二來政府部門對此并不十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