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公司公告稱,因控股股東唐山冀東水泥[-0.76% 資金 研報]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股票自2013年12月9日起停牌。此后,公司陸續發布進展公告,稱控股股東冀東水泥以承債方式收購公司現有全部資產。
公告稱,截止目前上述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仍處于進一步論證中,相關各方及中介機構就重組方案涉及的相關問題仍需要與有關方面進行持續溝通,公司股票自3月17日起繼續停牌不超過45天。繼續停牌期間,公司將積極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
據悉,中國再生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下屬企業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專業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
此舉表明,秦嶺水泥重組將剝離水泥資產,冀東水泥也將讓出其在秦嶺水泥的大股東位置。而公司引入中國再生作為重組方,未來或將轉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
秦嶺水泥曾經紅火一時,是全國重點支持的60家水泥企業之一,但多年來由于國企歷史負擔過重,自身經營不濟而常常陷入困境。2009年,秦嶺水泥被法院宣布破產重整。
冀東水泥2009年8月入主秦嶺水泥。當時的出讓方為耀縣水泥廠,出讓的股份數量為6266.42萬股,每股轉讓價5.33元/股,轉讓總價3.34億元。2010年6月交易完成之后,加上法院陸續劃轉的股份,冀東水泥的持股數量一度高達1.92億股,占比29%,成為秦嶺水泥大股東。冀東水泥曾經承諾的資產注入也終因同業競爭等原因而化為泡影。
冀東水泥當上大股東之后,秦嶺水泥的業績并無實質性改善。公司最新發布的2013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3年虧損1億元至1.2億元。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水泥產銷量同比增加,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下降,但公司所在區域市場水泥供過于求致使水泥售價低位運行,同時財務費用增加,使得公司出現虧損。2012年,公司也是因非主營收入實現凈利潤為1112.61萬元,才實現了脫帽。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出現巨額虧損的秦嶺水泥難以看到未來的轉機。尤其是冀東水泥資產難以按時注入,一方面讓秦嶺水泥等不起,另一方面也讓冀東水泥耗不起。由此,2013年底,秦嶺水泥宣布停牌籌劃新的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