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本報刊發了《秦嶺水泥停牌始末》一文,對陜西秦嶺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秦嶺水泥”)在資本市場的起伏做了詳細的分析。秦嶺水泥停牌之后,業內對它的猜測便不斷:何時復牌?重組方會是誰?盡管各路人士捕捉蛛絲馬跡,但沒有任何一方公開發布消息,再多的猜測也只是捕風捉影。
終于在3月17日,已經停牌3個月的秦嶺水泥再次發布延期復牌公告,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擬向重組方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再生”)等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的相關資產。同時,控股股東唐山冀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冀東水泥”)以承債方式收購本公司現有全部資產。公告稱,如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成功,中國再生將成為秦嶺第一大股東,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將成為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此公告一出,之前的撲朔迷離立刻塵埃落地,秦嶺水泥、冀東水泥和中國再生三方將在復牌后有何變化,對此本報記者聯系了巨豐投顧分析師丁臻宇,請他詳解公告背后的故事。
秦嶺水泥作為陜西地區水泥行業歷史最久的企業,歷經50多年發展,這家老牌國企在時代的變革浪潮中經歷跌宕起伏,終于將要塵埃落定。
行業競爭格局注定了秦嶺發展趨勢
秦嶺水泥具有的自備石灰石礦山品位高、儲量大的資源優勢,在所處區域水泥生產能力強,產品品種齊全,綜合供貨能力強的規模優勢。但陜西地區市場競爭激烈,市場競爭趨勢有增無減。
根據2013年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陜西省2013年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934.2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地區的投資增長幅度大于水泥產量增長幅度,水泥產量增速放緩。雖然,隨著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規劃的推出與落地,處于經濟帶起點的陜西地區基礎設施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使得區域水泥需求總體上仍將保持增長態勢。但陜西地區水泥產能相對過剩,競爭激烈局面短期內難以消除,秦嶺水泥產能難以有效發揮。和同行業企業相比,秦嶺水泥的固定費用占比較高,資產負債率過高,在外部險惡的環境下還要面臨著公司在市場和運營的雙風險。對秦嶺水泥來說已困境叢生。以其2013年三季報為例,營業收入雖有5.66億元,但凈利潤卻虧損達9100萬元之多。
在這之前,冀東水泥對秦嶺重組失敗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冀東作為跨地區的收購是為了提高冀東水泥在陜西市場的占有率,秦嶺水泥的業績持續虧損,不僅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對冀東水泥的傷害也很大。
丁臻宇解讀秦嶺水泥的此次重組公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對原有資產的處理問題,冀東水泥先以承擔債務的形式購買了秦嶺的全部資產,包括水泥資產。原先冀東水泥持有秦嶺水泥29%的股份,如果以承擔債務的方式來收購,相當于把整個秦嶺水泥的全部股權收購。因為秦嶺水泥的總資產幾乎全部都是債務,相當于冀東水泥把它全部收下來已經不需要再掏錢,只需要承擔債務?!?/P>
“秦嶺水泥同時向重組方中國再生發行股份進行增發股份,募集到錢之后,來購買中國再生旗下的廢電子行業,相當于中國再生利用定向增發的錢把廢電子行業的資產注入到秦嶺水泥,這樣操作之后,冀東水泥原先的一部分股權可能要稀釋。而秦嶺水泥就徹底從上市公司里剝離出來了?!倍≌橛钫f。
他進一步闡述,目前公告上并沒有說操作成功之后,冀東水泥的股權占多少,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再生肯定是第一大股東,冀東水泥承債購買的部分水泥資產是否要剝離出來,還是繼續留在秦嶺水泥,有待下一步的披露。
之前有人提出,秦嶺水泥停止使用秦嶺商標,更為盾石牌,使得秦嶺水泥與冀東水泥完全形成同業競爭?!按舜沃亟M之后,秦嶺水泥的法人資格被注銷,或者直接成為冀東水泥的下屬公司,這樣秦嶺水泥和冀東水泥不會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倍≌橛钫J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