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水泥行業準入條件》生產線名單(第五批),葛洲壩集團水泥當陽公司、荊門公司和松滋公司名列其中。至此,葛洲壩水泥所有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全部順利通過水泥行業準入。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悄然實現了由高耗能、高污染傳統業務向清潔高效現代產業的華麗轉身。
早在2008年,葛洲壩集團與宜昌、當陽的嘉賓揮鍬鏟土,共同為葛洲壩當陽水泥公司日產48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開工奠基。當時的當陽公司是由葛洲壩水泥公司與當陽市城堡水泥公司合資成立的一家混合所有制水泥生產銷售企業。作為中央企業與民營資本“聯手”的典范,6年來,該公司發揮國有企業技術、管理領先和民營企業體制、機制靈活的雙重優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推進聯合重組 深化戰略合作
2007年,按照“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思路,中央和湖北省大力調整水泥工業結構。作為大型中央企業,葛洲壩集團搶抓湖北省淘汰落后水泥生產線的機遇,走兼并重組、區域提升發展之路,先后合資興建了當陽、老河口、荊門、嘉魚、宜城、興山等6條生產線和漢川、潛江兩個百萬噸級粉磨站。
當時,湖北省水泥企業有391家,絕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結合水泥行業規模效應明顯的特征和湖北省水泥工業的特點,唯有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與非國有企業在市場、技術、資本、資源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才能在結構調整中擴大規模,夯實企業發展的基礎。當陽公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應運而生。公司的組建也迅速壯大了水泥公司當地市場規模,為參與新一輪行業整合吹響了號角。
水泥公司牢牢抓住水泥產品200公里銷售半徑的特征,合理進行戰略布局,搶灘設點,先后與當陽城堡水泥、荊門荊工水泥、老河口寶石水泥、宜昌興發集團、松滋雙七水泥、荊州恒固商砼、老河口建發商砼以及擁有專利技術的自然人股東聯合重組或設立公司,進行戰略聯手,深化混合所有制合作,有效整合鄂中、鄂西市場,大力拓展產品銷售空間,提升了公司對區域市場的影響力,形成和鞏固了區域提升的商業模式。
發揮雙重優勢 激發制度活力
國有企業資金、市場、技術等優勢明顯,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較強。民營企業產權清晰、機制靈活,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較強。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民營相互促進,共同提升,整合各自功能和優勢,抵消各自缺陷和劣勢,有助于發揮國有、民營雙重優勢,建立適宜經濟發展的企業組織制度。
水泥公司是葛洲壩集團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是湖北省重點支持的兩大水泥企業、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國家重點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其前身為始建1971年配套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而興建的葛洲壩水泥廠,經過40多年的積累,在品牌、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形成了深厚的底蘊,給混合所有制企業注入了豐富的資源。面對股權多元、文化差異等復雜局面,水泥公司探索出獨具特色的“六統一”集團化管控模式,即經營計劃統一、銷售絕對統一、物資供應統一、資金管理統一、品牌文化統一、質量標準統一。
水泥公司以成本管控為中心,以“六統一”管理為平臺,一盤棋統籌全局,通過資源共享、文化融合,使當陽公司成立初期便迅速打開經營局面,與兄弟公司形成市場合力,提升了“三峽”牌水泥在湖北省中西部市場的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