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東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縣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與污泥項目以優異的工藝處置路線和“三化”處理效果,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這個項目采用的是冀東發展集團自主研發的“生活垃圾與污水聯合處理工藝”,這項科技成果在獲得中國國家發明專利和南非國家發明專利之后,近日又獲得了美國國家發明專利,并且,日本、德國及歐盟等國的專利申請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我國環保部專家認為,這項技術適合我國國情,并且極有推廣價值。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和生活廢棄物的排放量不斷增加。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人均年生活垃圾產量為360千克,全國城市垃圾產量每年達1.5億噸,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全國陳舊垃圾存量超過60億噸,垃圾圍村、垃圾圍城狀況嚴重。2013年第一季度我國污水處理能力每天為1.2億立方米,按處理每萬噸污水產生6.25噸含水率為80%的污泥計算,每天約產生7.8萬噸污泥,年約產生2500萬噸污泥。工業和生活廢棄物迫切需要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處理。
目前,國內對生活垃圾與污泥的處理是分開的,處理主要采用焚燒法或填埋法。填埋場容易產生異味并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垃圾焚燒又容易產生新的廢氣污染,而專門設計焚燒爐處置成本又高;部分污泥被用于制造肥料,但其中重金屬、有害細菌等對土壤易造成長期危害,并且容易轉移至人類或動物的食物鏈。環境問題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污染物的處理則成為環境保護的重要課題。
冀東發展集團董事長張增光指出,水泥工業是傳統產業,但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上,水泥行業可以被賦予新的活力并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企業創新方向要立足當下又要著眼未來,科技研發目光要放在傳統水泥工業與環保事業的結合點上。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國有大型骨干建材企業,冀東發展集團近年來在環保事業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強化自主研發工作,要為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為百姓的碧水藍天作出貢獻。
在國家、省政府及集團的支持下,集團下屬單位河北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在吸收發達國家水泥窯處置廢棄物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情,自主創新成功研發出“生活垃圾污泥聯合處理工藝”。
據冀東發展集團副總經理、項目發明人陳鷹介紹,該工藝路線主要為利用水泥回轉窯生產同時處理生活垃圾與污泥,其工藝具有流程簡單、處理方法簡便、投資少、運行成本低的特點。垃圾和污泥中的金屬則在回轉窯1450攝氏度以上高溫狀態下,可以生成金屬氧化物,并固結在水泥熟料中,而水泥水化后可在強堿環境中穩定存在,不會形成游離離子析出,因此,用垃圾制造的水泥符合相應國家產品標準;水泥窯中145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及堿性氣氛同時破壞了二英生成的條件,則廢氣排放符合相關國家規定。該工藝用于處理生活垃圾所產生的污水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采用常規污水處理方法,處理后中水符合國家標準;二是將反復循環使用后的污水由石灰吸收,仍可作為制造水泥的原料。全部生活垃圾以及污水污泥都可成為制造水泥的燃料、原料,實現了減量化處理和零排放,處理后不產生任何固體廢棄物以及液體和氣體廢棄物。這項技術不僅可以處理新鮮垃圾,還可以處理已填埋的陳舊垃圾,建設成本低,在國內更具推廣價值,用這項技術,一條日處理 500噸生活垃圾加處理150噸污水污泥的處理設施的投資約為8000萬元人民幣,這是國內同類項目投資金額的1/2或1/3。
國家環保部有關部門專家高度評價了這項技術成果。他表示,生活垃圾與污泥聯合處理具有無害化、減量化及資源化的強大優勢,其中,生活垃圾與污泥聯合處理工藝從設計上簡捷方便,非常具有創新意義;從工藝技術路線上垃圾不需要分類,符合我國國情,實現全減量化處理,減少垃圾分揀過程的二次污染,節省了相關費用。這項技術成果還賦予產能過剩的水泥行業以新的生機,水泥窯處理工藝簡單、投資少、處理成本低,并且沒有異味和二次污染。以前,建設焚燒場來焚燒垃圾可以達到減量化、無害化的目的,但設計和建設專門的焚燒爐花費較大,焚燒飛灰還需二次處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能無法有效利用,尤其民眾對建設焚燒場持反對態度,環境問題極易造成社會問題。因此這項技術值得推廣,利用水泥生產處理垃圾是最好的方法,并且對環保事業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冀東發展集團率先應用自主創新的聯合處理工藝已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冀東唐縣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與污泥項目已于2012年7月獲得唐縣發改委批準立項,日處理生活垃圾150噸、含水率為98%的污泥100噸。項目于2013年4月建成投入試生產,經過1年的試驗和改進,已達到設計預期的能力并正常運轉。據測算,該項目運營成本很低,每噸生活垃圾處理費僅為150元,每噸污水污泥處理費為200元。在目前基礎上,企業進一步深化設計方案,已完成日產 5000噸熟料生產線上日處理生活垃圾500噸,日處理污泥300噸的工藝設計。
在冀東唐縣潔源環保公司,垃圾運到工廠后,不用分類直接破碎,利用水選工藝,將垃圾分成漂浮物和沉淀物,分別脫水后入水泥窯制造水泥。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泥與水選產生的懸浮物一起過濾干化也同時送進水泥窯制造水泥,整個過程中不再產生任何廢水、廢氣和廢渣。河北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經過數年攻關,探索出了一個新的聯合處理生活垃圾及污泥處理的技術路線,并且成功進行整套設備的制造,完成了工業化生產,為水泥企業向環保轉型探索出了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