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能源淄礦集團東華水泥公司通過委托加工的方式成功入駐青島聲望水泥公司,將企業規模擴張的觸角延伸到了膠東半島,使水泥產能每年新增100萬噸。
“建設一座年產100萬噸的粉磨站需要投資上億元,最快一年后才能見效,而通過輕資產運營實現了入駐即生產,生產就見效。”東華水泥公司黨委書記裴光旭介紹,國家停止對水泥生產線的審批和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為該公司實施輕資產運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自2012年4月 “試水”輕資產至今,搭乘輕資產這艘“快船”,東華水泥公司水泥產能由2012年的1個粉磨站年產水泥80萬噸,發展到了現在的5個粉磨站年產水泥400 萬噸,水泥產能翻了5倍。
經過兩年多的實踐,東華水泥公司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輕資產運營模式,通過向委托加工企業輸出品牌、生產技術和市場營銷管理等核心要素,委托加工企業管理水平實現大幅提升。3月份,東華水泥公司委托加工單位魯晟建材單月產量超過10萬噸,相當于東華水泥公司托管前半年的產量總和,創出了建廠以來的最好水平。正是成功運用輕資產運營,讓原本自身毫無產能優勢的東華水泥公司在與山水、寶山、崇正等淄博當地水泥強企競爭時毫不遜色,化解了對手的產能優勢,實現了低成本快速擴張,大大增強了市場話語權。
在水泥這個產業鏈條的終端成功引入輕資產運營模式后,東華水泥公司又努力放大自身優勢,將輕資產的“觸角”積極向上游產業延伸。礦粉是生產水泥的主要輔材,每到生產旺季往往供不應求。東華水泥公司提前布局,多方尋求合作伙伴,在3月中旬與濱州市廣偉建材科技公司成功 “牽手”,每年由該公司為東華水泥公司供應礦粉40萬噸。“這一供應量,占到了我們全年消耗量的60%,在確保礦粉保質保量供應的同時,每噸還可降低采購成本15元,年可節約600余萬元。”東華水泥公司總經理王勇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加快省內東部地區的輕資產運營步伐,并逐步跨出省門向省外邁進。
內外兼修,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潛力。今年一上手,東華水泥公司借助內部市場化的推行,將影響成本的煤、電、水、氣及維修費用等生產要素全面推向市場,建立了8000多個核算單價與全員工資掛鉤考核,堅持每天一結算、每月一核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內部市場交易體系。
為增強職工的市場意識,他們大力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引導職工認清嚴峻形勢,算成本賬、效益賬、收入賬,自覺踐行 “人人都是經營者,崗位都是利潤源”的理念,調動職工節支降本的積極性。同時,他們以“破紀錄、創水平”競賽為抓手,動員車間、班組及崗位與先進對標,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在對標競賽活動中,生產部發電車間通過優化運行模式,5月份生產自用電率同比下降0.39個百分點,日節電近千度。
科技創新是降低生產成本的又一法寶。今年以來,他們通過開展征集“金點子”、好思路和創新項目揭榜活動,征集“金點子”100余個、好思路57條,40個創新項目被職工揭榜認領。發電車間張振亮提出的“利用中水回用系統降低水耗”的“金點子”實施后,每月可節水 200余噸;熟料原料車間孫檳對“延長溜槽壽命”創新項目揭榜認領后,通過技術攻關,每年可節約溜槽維護成本12萬元。
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成本控制效果逐漸顯現:今年以來,東華水泥公司熟料、水泥成本每噸同比降低8.6元、 3.7元。低成本的有效支撐,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拉動了生產的滿負荷運行。上半年,東華水泥公司在春節停產檢修一個半月的情況下,累計生產熟料 156.3萬噸,水泥122.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76億元、利潤0.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19%和7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