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皖能集團2009年發電量比2005年增長9.2%,而機組供電煤耗相比2005年下降14克/千瓦時,4年間累計節標準煤22萬噸。皖能集團是全省科技進步推進節能降耗的縮影,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與技術升級,全省萬元GDP能耗由2005年1.21噸標準煤下降至2009年1.02噸標準煤。其中,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4年累計下降31.9%,工業能耗降幅對全社會節能的貢獻達80%以上。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在節能降耗中實現綠色增長。奇瑞公司自主開發節能環保汽車核心技術,目前擁有專利2000多項,成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代表;美菱集團研制出系列新型節能環保冰箱,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淮南礦業集團解決了低濃度瓦斯發電的技術難題,為全國煤炭行業的瓦斯治理和開發利用做出了示范;海螺集團率先研制出水泥余熱發電技術和裝備,節電69%,成為水泥企業的典范。大中型企業技術開發經費年均增長高達30%以上,372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不斷增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引領行業節能技術進步。
大規模高起點技術改造,為節能降耗提供雄厚的工程支撐。“十一五”以來,全省每年組織實施技術改造“百千工程”項目、重點產業技術攻關項目、重大新產品百億元工程項目等專項,累計實施項目8000多項,完成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投資6608億元,年均增長31%。全省推進高碳產業低碳化,實施高爐煤氣回收發電、煤矸石發電、新型干法水泥、瓦斯整治利用等重大技術改造項目;開展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工業鍋爐(窯爐)和電機改造等節能技術改造專項行動。
馬鋼推進余能余熱利用、節水等措施,噸鋼綜合能耗由2000年978千克標準煤降至目前730千克標準煤,噸鋼耗新水從70噸下降到5.5噸;水泥行業建設日產4000噸及以上規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與傳統的濕法窯生產工藝相比,節能50%。
“十一五”以來,我省淘汰落后煉鐵產能604萬噸、煉鋼產能1361.5萬噸,淘汰落后水泥產能2224萬噸、落后焦化產能52萬噸,關閉小煤礦124對、淘汰落后產能253萬噸。全省還積極推進企業兼并聯合重組,盤活存量資產超千億元。嚴把市場準入關,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堅決不予審批。 “十一五”以來,全省已有1280家企業開展生產審核,節能降耗取得經濟效益達到22.1億元,減少污染物排放獲得經濟效益約為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