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釋放和水泥需求不足,水泥企業業績普遍大幅下滑。近期,華新水泥旗下子公司所產水泥不合格,被云南省質監局通報批評,暴露出水泥企業為防止虧損采取摻雜缺斤少兩做法,也暴露出水泥企業所面臨水泥價格下滑嚴峻困境。
8月1日,云南省質監局網站通報了全省水泥產品質量監督專項抽查檢查情況。云南省質監局此次共抽查161家企業166個批次產品,有18個批次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要求。抽查結果表中顯示,華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2012年3月10日生產的批號為2710008的華新堡牌壘普通硅酸鹽水泥,被檢查出單袋最小凈含量不合格。
“華新水泥生產的產品居然會缺斤少兩?”有投資者不解。根據華新水泥官網介紹,華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其擁有的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是云南省目前最大的三條水泥生產線之一。
云南質監局稱,從此次抽查情況看,少數水泥生產企業法律意識不強,包括大企業在內的少數企業忽視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對標識、袋重等國家標準規定的最基本的要求不重視,放松管理,在生產管理中不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規定,只注重產品實物質量,忽視袋重質量的控制,造成袋重不合格。在產品質量抽查不合格的18個批次產品中,有12個批次產品包裝袋重達不到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占抽查不合格產品總數的66.67%。
云南質監局通報水泥質量檢測通報情況除了質量不合格外,還通報了部分企業水泥產品本身強度、安定性成分含量不合格等問題。而水泥企業所產水泥產品不合格與當下水泥企業所處嚴峻環境有著莫大關系。
一家大型水泥企業高管告訴記者,由于下游需求不景氣,產能釋放嚴重,協同效應又不夠理想,加上海螺水泥等大企業激烈價格戰,水泥價格持續下降,很多地區水泥價格都跌到成本線之下,在惡劣的環境下,水泥企業要想盈利只能選擇摻雜造假或者缺斤少兩。
盡管下游需求不足,但水泥企業產能卻在持續釋放。數字水泥網顯示,2012年1至6月中國水泥累計產量達到9.94億噸,同比增長5.5%,其中 6 月份全國水泥產量2.07億噸,同比增長6.5%。
對于水泥產品不合格問題,記者致電華新水泥辦公室,華新水泥證券辦公室人員對記者表示,“我們并不清楚下面子公司的一些情況,只是個別批次水泥出現問題不合格,但整體來說不會影響水泥產品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