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持續的暴雨讓巢湖市變為了澤國。在這場大雨中,中材安徽堅實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積極參加抗洪搶險。
但是,協同處置項目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設備進廠的道路被沖垮,施工現場泥濘不堪,安全風險進一步提高……
到11月初,巢湖市普降大雪,給本就緊張的工期又雪上加霜。
而這些因素,只能算是小麻煩。
來自社會大眾以及周邊村民的疑問和不解才是大問題。
隨著大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社會上多次出現反對建設化工生產項目、垃圾焚燒項目的群體性事件,中材安徽廠區周邊的部分居民將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項目與一般的垃圾焚燒項目等同起來,導致公司周邊村民的反對聲此起彼伏,而部分員工也表現出了對于職業健康安全的疑惑。
為增強政府對項目的支持和村民對項目的信任,中材安徽在項目選址上,運用超前眼光和思維,大膽將項目選在距職工宿舍、食堂不到150米的地方,項目建筑外觀整體設計突出徽派風格,實現與周邊環境和諧統一。
為了打消社會上的質疑,確保項目如期、順利投運,中材安徽在省、市、縣、鄉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開展了多次項目宣介會,向社會公開了項目設計方案、設備選型方案、項目運行模型。
中材安徽邀請巢湖市居民、廠區周邊村民對項目進行參觀并公開所有建設設計方案:項目采用中材股份自主研發的技術,選用國內外先進成熟的設備,與傳統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相比具有“吃干榨凈”“無外排廢棄物及二次污染”的特點,項目采用預處理細分工藝,符合“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原則,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環保部等六部委推薦的新型垃圾處理方式。項目投產后,能有效減少垃圾填埋用地,改善城市環境,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
數不清開了多少次推介會,也數不清邀請進行了多少批次的參觀和講解。參觀人員使用的安全防護裝具磨破一片,項目演示用的投影儀燒壞了一臺。
逐漸地,社會的質疑聲不見了,村民的抵觸情緒消失了。
而項目就要建成了——2016年12月,項目主體建設和安裝已基本完成,2017年春節前即將投入試運營。
這一步,盡管走得時間很短,盡管步履艱難,但這一步卻是走得那么穩健和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