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反,湖南永州紅獅水泥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8500t/d項目,卻是一個被湖南省水泥協會舉報的違背國家去產能政策的項目。
一:該項目審批文件早已過期。該項目2008年審批,要求兩年內建成,但至今未能建成。
二:該項目偽造湖南省國土批文,騙取湖南省發改委批文。
三:該項目建設用土地“先用后批,批少用多”,國土管理存在以罰代管。
四:該項目“批小建大”,環評批準4000t/d,實際建設8500t/d。
五:當地政府越俎代庖幫助企業跑批文,頂風違反國發【2009】38號文件、國發【2013】41號文件和國辦發【2016】34號文件精神。
這個違法項目已經成為當地社會輿論焦點,可至今沒有看到被政府叫停的跡象。相反,當地政府正為該項目的“合法化”背書,并為項目建設當好“保護傘”。
前不久,來自北京的多家中央媒體記者在前往永州紅獅水泥項目采訪時發現,永州市東安縣有關部門已經對該項目實行了“重點保護”,致使記者采訪吃了“閉門羹”,無法接近施工現場和接觸到項目負責人。據當地村民反映,永州紅獅水泥項目建設已進入日夜奮戰沖刺期,以圖逃過問責期,實現“早日投產”。
2016年底湖南省水泥協會已分別向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建材聯合會實名舉報,同時向湖南省發改委、經信委進行了實名舉報。
湖南省水泥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發改委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回復稱,“查處此類事件,應由工信部主管。”工信部工作人員在電話回復中稱,“按照國辦發【2016】34號文件精神,應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查處。”記者來到湖南省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情況,但相關部門對此卻是保持緘默。怪不得,永州紅獅水泥項目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說:“我們項目報批手續齊全,盡管陸續建設了8年,但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建設依然合法,不然政府部門早就叫我們停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