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京全面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南京給自己定了兩個目標:
一是2017年的年度目標是全市PM2.5年均濃度比去年下降4.2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0%。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優于III類水質比例達到省定標準,省考以上斷面水質達到省考要求。
二是到2020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 80%。地表水省考斷面水質優于Ⅲ比例達到60%左右,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
防控臭氧污染成南京治理大氣污染重點和難點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想看水晶天全靠大風吹,優良天基本靠關停。那么,如何能保證南京藍天計劃完成呢?
南京“263”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霞說,2017年南京定下了“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0%”的工作目標。南京市環保局已編制完成《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7年實施方案》,市、區各相關部門嚴格落實并合力齊推優化產業布局和能源結構,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全面控制揚塵污染,控制農業、生活污染,實施大氣重污染預警等各項舉措。
連續三年,南京市臭氧超標天數均在50天以上。因此,防控臭氧污染成為南京治理大氣污染的重點和難點。王霞表示,市政府已出臺相關實施方案,在石化、化工、汽車制造、包裝印刷、汽修等行業實施專項整治,推動石化、表面涂裝行業重點企業實施治理。其次,加強對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脫硝處理,同時加強機動車污染治理,提升油品質量,控制重型車輛,鼓勵老舊車輛提前淘汰。此外,還將因地制宜修編《南京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訂啟動應急的標準,實現提前發布預警,及時有力應急管控,減少外來輸送和本地排放疊加的“雪上加霜”,努力實現污染“削峰”的顯著成效。全市新增化工產能全部進入化工園區在防治大氣污染的同時,南京也將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王霞說,今年要完成“關停一批”化工企業整治任務的50%。到2020年底,全市化工園區(含監測點)外的化工生產企業總量,原則上在2016年的基礎上減少70%,全市化工生產企業入園率力爭達到80%。到2020年底,與2015年相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均減排20%以上。落到實處具體包括了開展化工企業專項整治、推動重點化工企業轉型升級、嚴控新增化工產能、加強化工行業監管4項措施。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南京將繼續優化重化產業布局。建立嚴格的制造業準入門檻,保證全市新增化工產能全部進入化工園區,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同時,積極協助推動南京化工園區加快向新材料產業園區轉型。此外,還要積極協助推動南鋼、梅鋼轉型升級,推動南鋼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各行業,推動梅鋼高端制造與高端服務業同步發展。到2020年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將達到90%以上在生活垃圾方面,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日產生活垃圾6000噸以上,轎子山、水閣、天井洼三座市屬填埋場已陸續停止接收生活垃圾。高淳、溧水、六合3座區屬垃圾填埋場仍在運行,實際填埋量均已接近或達到設計填埋庫容。規劃建設六合垃圾焚燒發電廠,計劃2020年前建成運行,南京市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量焚燒,六合區填埋場也將關閉。王霞介紹說,南京將從硬件建設——垃圾去哪里和軟件建設——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兩個方面上入手,市民很快就會從這兩個相輔相成的項目推進中,發現點點滴滴的變化。“今年,我們將陸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提升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能力、建設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完善垃圾收運體系、提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等5項措施,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以上。”王霞告訴記者。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有效建立,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將達到90%以上,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90%,全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7000噸/天,餐廚、廚余處理能力達到1000噸/日,城區餐廚廢棄物收集覆蓋率達到100%。
【鏈接】啥是“263”專項行動?
263行動中有三個關鍵數字,分別對應生態環保中的幾個“硬骨頭”,也是老百姓迫切關心,急需改變的幾個老大難問題!
“2”是“兩減”,是指減少煤炭消費總量和減少落后化工產能,南京在省里“兩減”基礎上結合地區突出問題,增加了鑄造企業整治。
“6”是“六治”,是指治理太湖及長江流域水環境、生活垃圾、黑臭水體、畜禽養殖污染、揮發性有機物和環境隱患,南京在省里“六治”基礎上增加了揚塵治理。
“3”是“三提升”,是指提升生態保護水平、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水平和環境執法監管水平。這就是“兩減六治三提升”的263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