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天與以往不同,拆除這臺巨型ZSL380型塔吊的方式是,折疊拆除吊臂的第四五六節后最前端利用自身卷揚機的動力下降至地面,再借助一旁的小型塔吊拆除主體,這其中需要克服風力、天氣等諸多困難因素,并且全部過程要在500米的高空進行。難度系數和風險系數都大大提高。

徐彬:我們塔灌整個呈45度的斜坡,所以說,我們不能把東西放在斜坡上面,只能被迫采取第二個。第二個的辦法就是空中解體,空中解體,也是非常難。再一個,以小塔吊拆大塔吊。加起來是最棘手,最難拆的塔吊。一旦操作不當126噸重的塔吊失去平衡從近500米的高度砸向地面,后果將不堪設想。但是在徐彬冷靜的指揮下,一塊接一塊的配重最終都被平穩地放至了地面。

這個不足5平米的平臺是工友們在500米高空的唯一落腳處,供人行走的是一條不足30公分寬的鐵網棧道,腳下有500米高的離地落差,工友們需要步行30米到達中心區域對吊臂的第四五六節的進行拆除,生命安全就靠身上這根保險繩,因此每到一處都要小心地先把安全鉤固定好。
徐彬:那個繩子呢,那個繩子把它收掉啊。這么高的房子,又是什么平臺都沒有。放眼望去下面都是空的。心里肯定有點犯怵。
隨著工人手中鐵錘的不斷敲擊,吊臂的連接銷被一一去除。
徐彬:要慢一點,最慢速度下。
配合另一部120塔吊,50米長的吊臂從中間開始向下彎折,看似簡單的動作在這個龐然大物身上卻花費了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