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點企業運行好于預期。2016年,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省內水泥產量和銷量同比增長3.6%,企業利潤恢復性增長。中國葛洲壩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水泥產量和銷量同比增長13%以上,企業利潤增長10%以上。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平板玻璃產量和銷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扭虧為贏。武漢長利玻璃有限責任公司平板玻璃產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量同比增長18%,扭虧為贏,利潤大幅增長。
二、扎實推進建材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工作
(一)務實推動政策落地。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精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全省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實施意見》(鄂政辦發〔2016〕84號)。實施意見明確:以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需求為牽引,以促進建材工業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為目的,圍繞推進全省建材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政策引導、統籌協調”的基本原則,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推進兼并重組,壓減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強節能減排,促進資源綜合利用;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型建材和綠色建材等新興產業,實現全省建材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圍繞全省建材工業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著力組織實施多措并舉去產能、轉型升級補短板、提質降本增效益和綠色建材應用拓市場四大重點任務。
(二)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推廣應用。省住建廳省經信委共同制發了《湖北省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實施細則》和《湖北省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實施細則》。建立全省綠色建材和預拌混凝土評價標識日常管理工作機構,組建全省綠色建材和預拌混凝土評價標識專家委員會,認定或備案一批全省綠色建材和預拌混凝土評價標識評價機構。積極推動建材生產企業開展綠色建材和預拌混凝土評價標識申請工作。
以綠色建筑、綠色農房和建筑節能需求為導向,以節能門窗、節水潔具、保溫材料等產品為切入口,首先在砌體材料、保溫材料、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建筑節能玻璃、陶瓷磚、衛生陶瓷等類別開展綠色建材標識評價認定,加快推動新型建材產品的市場推廣應用。
(三)全省水泥行業推行錯峰生產。省經信委省環保廳聯合下發了《關于在全省水泥行業推行錯峰生產的通知》,確定在2017-2020年期間全省水泥行業推行錯峰生產,全省水泥生產線每年停窯錯峰生產時間不少于90天,錯峰生產主要安排在冬、春和酷暑季環境敏感時段進行。
(四)扎實開展全省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建議的相關要求,在全面總結全省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成就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全省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規劃明確:到2020年,全省建材工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4500億元。通過壓減過剩產能和全面淘汰落后產能,使全省水泥和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水泥產能控制在1.2億噸以內,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6000萬噸以內,平板玻璃產能控制在8500萬重量箱以內。高標號水泥、玻璃深加工產品、名優石材、中高檔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高端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品比重大幅提高。新型建筑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值比重提高到50%;強度等級42.5及以上水泥產量比重提升至50%,玻璃深加工產品產值比重提高到60%,名優石材產量比重達到30%以上,中高檔陶瓷產量達到50%以上。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浮法玻璃和建筑(衛生)陶瓷生產線全部配套窯爐煙氣脫硝、脫硫、除塵、余熱發電(或綜合利用)等設施等。
“十三五”期間行業發展主要任務:
一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
二是加快發展新型建材,培育發展高端無機非金屬新材料。
三是開展綠色建材生產與應用專項行動,拓展建材產品市場空間。
四是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五是推進兼并重組,優化產業布局。
六是加快信息化技術的深度應用,創新建材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