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圍繞“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區域間協調增效益”的主題展開討論,與會代表認真學習了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2017年國家經濟形勢發展和水泥市場的變化,企業領導人就行業“去產能、增效益”的工作重點和大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開展了深入探討。參會企業領導們一致表示,在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市場消費沒有新增量、生產集中度偏低、環境和資源約束力加大的發展瓶頸下,必須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貫徹落實國辦發[2016]34號文件精神,從去產能、增效益兩手抓,實現水泥行業“十三五”期間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目標任務。
峰會上,姜德義著重介紹了金隅冀東戰略重組情況,并就加強行業自律和去產能等議題發表意見和建議。他表示,金隅冀東戰略重組是政府支持、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結果,是踐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行動,更是實現多方共贏的歷史性選擇。京冀兩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唐山市委市政府的積極推動為重組成功奠定了基礎。完全按市場化的方式運作,避免了新問題和新矛盾的產生,并得到其他股東的支持和響應。金隅冀東重組后,金隅水泥和冀東水泥均實現當年扭虧為盈,員工利益得到保障,企業和社會較為穩定,重組效應日益顯現,受到各界好評。公司要在此基礎上,消化重組成果,強化重組效應,優化發展環境,規范市場秩序,努力將京津冀區域打造成中國水泥行業的價值高地。當前,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水泥行業應該抓住當前的契機,充分調動政府和企業兩方面的積極性,堅持市場機制對壓減過剩產能的基礎性作用,實現優勝劣汰。各大型水泥企業要主動作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加快產能優化整合,帶頭維護市場秩序,重塑水泥行業良好形象,體現大企業的格局和風范。金隅冀東重組后,在主動加快產能調整的同時,積極與國內大型水泥就產能置換、交叉持股等事項進行商洽,同時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在有關地區開展水泥行業整合工作的試點,力爭成為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范。
姜德義特別提到,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歷史遺留問題。金隅愿意配合中國水泥協會,以利益共享為原則,妥善處理有關水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遺留問題。水泥協會是大家共同的協會,是聯系各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大家都要積極支持協會開展工作。同時也希望協會能站在更高的視角,理直氣壯地代表行業和企業發聲,積極爭取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的支持,得到中央政府對行業的重視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