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谷莊社區可不是這樣。當時,村民們剛剛搬進社區,把村里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也帶進了社區,很多人把垃圾堆在門口,污水也隨意往地上潑。”谷莊社區主任王金良說,住進了社區,搬進了樓房,物質條件短期內得到了提升,但居民們精神境界的提高卻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
為此,谷莊社區堅持以精神文明建設為中心,以服務和提升廣大居民綜合素質為重心,大力推進文明社區建設,建立了網格化服務模式,開展了鄰居節、道德講堂等一系列活動,居民們的文明素質得到明顯提高。
社區居民胡喜田今年64歲,是社區居民推選出來的一名“網格長”,因為服務群眾表現突出,不久前被評上了社區好人,還在社區功德榜上露了臉。今年4月1日,得知雄安新區成立的消息后,胡喜田走家串戶服務群眾的熱情更加高漲。他高興地說,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趕上了新區設立這么大的好事,自己一定要繼續發揮余熱,為雄安新區和社區的文明建設作更多貢獻。
雄安新區的設立還激勵著更多志愿者投身建設中。幾天前,國網容城縣供電公司的張玲和20多名青年志愿者來到容城縣敬老院,看望慰問老人,為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還表演了文藝節目。張玲說,雄安新區成立后,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用志愿服務的方式為新區建設添磚加瓦,樹立起新區人民熱心公益的良好形象。
“如果將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物質文明比作一座城市的骨骼,那么人文環境、精神文明就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容城縣文明辦主任任穎認為,建設美好雄安,必須要厚植文明沃土,要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新區人民的文明素養。
目前,三縣在雄安新區籌委會的指導下,正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圍繞城市廣告整治、城市園林綠化、環境衛生管理等方面進行集中攻堅,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4月9日,雄縣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居民對外來人員要熱心對待,禮貌待人,用自身的文明行為提升文明新形象,自覺抵制有悖公德、有違誠信、有損形象、有害秩序的不文明言行。
4月13日,安新縣發出倡議書,號召全縣黨員干部、父老鄉親,發揚白洋淀精神,把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實際行動,做雄安新區建設堅定的擁護者、光榮的建設者和政策落實的排頭兵。
4月14日,容城縣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居民爭做文明新區人,為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的新區貢獻自己的力量。
“爭做文明新區人、共建美麗家園是新區人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正如倡議書中所說,雄安新區人民正在用實際行動展現更加自信、文明的精神風貌,一個生態宜居、文明美好的新區正在徐徐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