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辦公廳日前公布《關于嚴格落實產能置換著力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水泥熟料去產能1000萬噸以上,全省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布局更加合理,局部地區有效供給能力增加,在建項目得到妥善處理;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意見》明確,2020年底前,全省嚴禁建設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項目,對確有必要建設的水泥熟料項目,嚴格按照要求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控水泥熟料新(改、擴)建項目建設,妥善處理水泥熟料在建項目,分輕重緩急對有關在建項目提出處理意見和解決方案;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產能,鼓勵支持水泥生產企業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主動退出產能,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優化產能布局。
為進一步抓實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工作,《意見》明確到2020年,統籌省財政預算內每年安排的2000萬元淘汰落后產能資金及企業資金,設立省級水泥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專項資金,支持和激勵落后產能、過剩產能和不具備競爭力的產能退出;強化環保執法約束作用,全面調查水泥行業環保情況,嚴格依法處置環保不達標的水泥企業;對水泥行業能耗、電耗達不到強制性標準的產能,以及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的產能,嚴格執行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等差別化能源資源價格;產能退出企業涉及的國有土地可交由政府收回儲備,也可由企業自行處置;加大產能指標統籌力度,2011—2015年已淘汰并獲得中央和省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產能等4類水泥熟料產能指標,優先用于在建項目產能置換;各地和企業不再自行組織產能核定,建設項目產能置換方案由企業制定并上報;依法依規做好職工安置,維護職工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