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成為地標,并不僅僅因為它產生的效益。
這個工廠為當地帶去了最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曼巴水泥廠設計的粉塵排放不超過每標準立方米30毫克,完全達到甚至優于南非標準。為此,南非政府特別給予了該項目1.7億蘭特現金及稅收減免獎勵。
這個項目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在公司273位員工中,南非當地員工就有201位。

除了在塞爾維亞、南非,帶著“河北烙印”的地標性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許多國家落地。提供就業崗位、捐資助學、保護生態、建設公共設施等,河北企業越來越多地融入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中,積極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在以色列,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國會太陽能項目——以色列國會大樓太陽能項目,采用晶龍的光伏組件,與其他節能措施一起,可節省三分之一能耗。
在越南,邯鄲冀達制鐵有限公司投資落地10年來,與當地群眾友好互動頻繁,已較為深入地融入當地人文環境,公司每年給所在地評比出來的五好家庭贊助資金。
“企業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要力所能及地改善當地群眾生活條件,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這樣才能在合作中更加長遠地共享發展成果。”如今,這已成為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的河北企業的重要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