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治理線路圖 “成都霾十條” 掀開面紗
有一種藍,叫“成都藍”。而“成都藍”的每一次出現,必會刷爆朋友圈。據悉,近年來,成都不斷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持續開展了涉氣企業、機動車尾氣、揚塵和餐飲油煙治理,以及秸稈禁燒、禁煤、清潔能源改造等一系列污染防治工作,實施了火電、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脫硫脫硝設施改造,關閉了部分高污染行業企業。
然而,由于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相對較高,加之受到云霧多、濕度大、風速小的盆地氣候影響,成都的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尤其是每當歲末年初持續出現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時,很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霾污染。
“成都霾十條”橫空出世
6月18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實施“成都治霾十條”推進鐵腕治霾工作方案》,從十個方面47條細化措施鐵腕治霾,明確了成都治理霧霾的路線圖。
根據“成都霾十條”,成都的治霾目標是,力爭今年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控制在97、58微克每立方米以下,比2016年分別下降7.6%、7.9%,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30天以上的目標。“成都治霾十條”重點圍繞源頭治理、分類治理和協作治理提出了10個方面的47條細化措施,以鐵的決心、鐵的手段促進成都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據中國環保在線了解,“成都治霾十條”印發實施后,成都將全力保障全部細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堅持大氣治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原則,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更加完善的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強化基礎保障;嚴厲打擊大氣污染物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強化執法督查。此外,進一步建立健全重污染行業企業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七嘴八舌說“成都霾十條”
對于“成都霾十條”又獲得了專家怎樣的評價?“‘治霾十條’目標定位清晰,措施制定全面。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它體現出兩個信號。”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明確表示,“首先,2013年以來成都一直對改善空氣質量做出努力,在此次‘治霾十條’中,我發現調整產能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措施中明確了要確保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這表明了成都正從專注末端治理逐漸過渡到向源頭治理發力。其次,措施還把目標瞄準到之前我們并不重視的小污染源,如露天焚燒、‘散亂污’企業等,而分析表明,近年來這些曾經的小污染源已成為重要的污染源,因此在這點上,成都的治理措施是非??茖W的。”
“成都周邊都是山,我們不可能把山削平撒,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治理,比如節能減排。”倪平是成都人,在成都生活了幾十年,在他看來,成都地理環境有“先天不足”,所以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所有人都是老百姓(603883),所有人都應該有共同治理環境的理念。”
針對社會關注的燒烤店“碳改電”整改,成都市環保局副局長張軍介紹,對于這個方面,成都將進一步健全秸稈禁燒監督檢查工作機制,確保不因露天焚燒秸稈造成空氣污染,2017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以上。同時,著力推動主城區燒烤店“碳改電”,制定相關補貼政策,2017年完成燒烤店“碳改電”70%以上。
張軍還介紹,在此次發布的治霾措施中,有很多包含餐飲以及機動車管理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治理措施,希望成都市民能參與到治霾行動中來,做治霾的參與者與實踐者。
此外,據介紹,目前成都已經與中科院、環科院、清華大學等國內高等院校以及相關研究機構展開合作,并借鑒研究國內其他重霾城市的治霾經驗,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科技和行政手段,以促進空氣質量達標為目標,積極推進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以不斷改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