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是在柬第二代華裔,60年代曾是“劉少奇水泥廠”的柬文翻譯。據她介紹,萬隆會議后,1956年2月,西哈努克訪問中國時提出,希望中國政府無償援助柬價值800萬英鎊的物資和商品,同時援助建設多座大型工廠,包括柬貢布省的卓雷丁(Chakrey Ting)水泥廠。
黃平說,當年廠里柬文翻譯有70多名,老員工稱水泥廠為“哥梳瑪-劉少奇水泥廠”。廠里的門衛老人說,當年他是廠里的工人,老國王來廠里視察時還給過他1元美金。
現任華新柬埔寨卓雷丁水泥廠有限公司總經理靖長喜說,當年華新水泥(9.530, 0.00,0.00%)廠作為國內品牌水泥廠抽調專家參與了援助“哥梳瑪-劉少奇水泥廠”建設,是最早見證中柬傳統友誼發展的國內公司之一。
靖長喜稱,卓雷丁水泥廠是華新為柬建的第一家水泥廠,是兩國政府、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2012年,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和柬埔寨首相洪森共同見證了重建水泥廠的簽約式,2015年2月,水泥廠正式投產。
在花園廠區里,除了當年中方援建者親手種下的幾棵巨大的芒果樹生機勃勃外,幾乎看不到員工。靖長喜說,現在廠里全部實現自動化管理,由上個世紀建廠初的2000多員工,減少至目前中方員工76人、柬方330名,其中大部分員工是負責開礦及設備維護。
據靖長喜介紹,廠里注重培訓本地員工,崗位上實行師帶徒,直到中方保留20多名管理人員,實施“本地員工化管理”,最終把工廠交到柬埔寨員工的手里。
專程從國內趕來參加“千天沒事故”慶典的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執委、副總裁劉云霞表示,華新水泥廠要成為中國企業在柬的標桿,不僅在質量標準、安全生產上體現,更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她說,目前公司設立了“我愛柬埔寨”教育基金,建設卓雷丁水泥廠學校,設立獎學金,開放廠區運動場所,目的就是讓附近鄉村的每個柬埔寨人享受中柬傳統友誼發展帶來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