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推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
8個鄉鎮垃圾實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近日,筆者在凌云縣通鴻水泥有限公司廠區內的海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中控室電腦上看到,生活垃圾焚燒爐內的溫度已達889.7攝氏度,中控室與垃圾池只用玻璃隔開,但在中控室內一點也聞不到生活垃圾的味道,在室外也見不到生活垃圾焚燒爐內的煙氣冒出。“正是這條生產線實現凌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海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負責人蔣代新說。
凌云縣60%人口居住在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石山區,過去以填埋、露天焚燒方式處理生活垃圾,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和擴散,帶來環境風險問題。清潔鄉村活動開展以后,凌云縣著力推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使生活垃圾無需分類即可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縣鄉村辦牽頭制定保潔員、中轉站、水泥窯有效銜接的管理制度,統籌做好生活垃圾清運體系與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的有效銜接,確保項目日常運營管理有效開展。對全縣農村生活垃圾實行三種處理方式:邊遠農戶分散村屯實行漚肥;邊遠農戶居住比較集中的村屯實行生活垃圾區片處理,建設10個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垃圾焚燒爐,實現就地焚燒處理;交通方便村屯按照“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原則,增加垃圾清運車輛、垃圾桶、垃圾收集池等設施以及保潔員,加大各鄉鎮、村屯生活垃圾收集力度,擴大收集覆蓋面,提高收運效率,保障生活垃圾及時收集、運輸和對水泥企業的供給。目前,全縣8個鄉鎮垃圾均通過清運系統運輸到海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中心進行處理,覆蓋56個行政村15.56人,占全縣人口72%。自2016年8月設備運行至今年5月底,該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累計處理生活垃圾1.1萬多噸,占全縣生活垃圾處理總量的78%。□董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