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品牌強市戰略,努力提升葫蘆島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通過中國品牌日、世界計量日、世界標準化日和質量宣傳月等宣傳活動,加強對企業質量人員業務培訓,深入推廣卓越績效質量管理模式,引導企業樹立質量第一意識,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不斷加強品牌建設。組織開展質量標桿和領先企業示范活動,著力推動“葫蘆島海工裝備”品牌建設,塑造“葫蘆島石化成套裝備”品牌,發揮連山區“中國泵業基地”、興城市“中國泳裝基地”品牌集聚效應,發展上下游產品產業,形成洼地效應和品牌優勢。同時,加大對渤海牌水泥、東方紅牌燒堿、葫鋅牌鋅錠等傳統知名品牌的宣傳力度,推動傳統工業改造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帶動產業發展,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實施產品標準公開聲明,加快推進產品質量標準化建設。通過深入開展“標準進萬家企業行”專項行動,努力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提高技術標準競爭能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要以市百貨大樓“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復評工作為契機,繼續扎實開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積極鼓勵民營企業申報國家級、省地方標準,同時,要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流通標準體系、旅游標準體系、物流標準體系建設。
加強日常質量監管執法工作,確保企業產品質量安全。加大產品質量監控工作力度,提高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的預見性和有效性,聚焦危險化學品、日常消費品、農業生產資料產品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產品,組織監督抽查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產品生產許可,加大對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力度,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充分發揮“質檢利劍”品牌效益,深入推進質檢利劍執法打假行動和雙打專項行動,切實履行執法打假職責,整頓和規范生產經營秩序,營造良好的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依法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促進企業創新驅動發展。要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以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為主攻方向,綜合利用計量、標準、檢測、認證等手段,推動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去產能、去庫存方面,要更好地發揮標準的規制作用,以更加嚴格的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標準推動鋼鐵、水泥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發揮生產許可的政策約束作用,嚴格生產許可審批,并對不符合要求的獲證企業責令限期整改,查處無證生產行為,切實維護好公平公正市場秩序。確保省、市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如期圓滿完成,努力為葫蘆島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及質量強市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