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在基礎設施等領域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緬甸不斷開放,緬甸發展機遇更加明顯,特別是緬甸作為亞洲最后一個未開發的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水泥等建材行業充滿商機。目前,全緬水泥產能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
一、 項目主要思路
依托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和中國結構調整等政策,充分發揮緬甸區位、市場等優勢,按照“資源整合、合作共贏”的合作模式,共同成立一家日產5000噸的水泥廠。
二、 目前行業現狀
根據緬甸政府規劃,緬甸特別是緬北地區水泥廠主要集中在離曼德勒市40公里的皎施縣,皎施縣因生產水泥用的石頭較多,非常適應建水泥廠。在該區域內目前共有5家較大的水泥廠,1、中國海螺水泥廠與曼德勒華人合資的海螺水泥廠,日產5000噸,因產品供不應求,現準備再增加一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但因該廠其生產原料的石頭儲備不足,第二條生產線還在選址中;2、中國犀牛水泥廠與緬甸宏邦公司(華人公司)合資的犀牛水泥廠,共有兩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日產10000噸;3、泰國雙象水泥廠與曼德勒華人合資的雙象水泥廠,日產1500噸;4、華人獨資的AAA水泥廠,日產1500噸; 5、華人獨資的野人水泥廠,日產2000噸。現在全緬水泥廠的產能只能滿足40%的市場需求,產品缺口很大。
目前,緬甸的水泥市場價為460元人民幣/噸左右,生產成本約為240元人民幣/噸左右。
三、 項目建設規模及合作模式
(一)建設規模
按照日產10000噸的規模規劃建廠,先期建設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待時機成熟時再建一條日產5000噸的生產線。
(二)合作模式
緬甸合作方以離曼德勒市40公里的皎施縣內1500畝土地和土地旁供開采80年以上的石灰巖山尋求合作,(該位置優勢明顯,資源豐富,物流便利,生產用石山就在廠區旁,僅用傳送帶就可把石頭傳送至工廠)。緬甸合作方主要提供工廠所需廠地、生產所需資源(電、石頭、水等)、政府各類手續辦理、市場銷售和配合生產。
中國合作企業需投資廠房、生產設備和運營等方面資金,同時負責生產技術。
四、 項目優勢
(一) 政策優勢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和中國結構調整等政策均大力支持水泥企業到海外建廠發展。
(二) 市場優勢
一是勞動人口年輕,工資成本低廉。緬甸目前人口約5400萬,勞動人口占67%,其中15—24歲就業人員占50%, 2016年,緬甸工人的月平均工資是110美元,僅為越南的一半,但勞動生產率相當于越南的80%以上,因此,緬甸的勞動生產率與工資之比是越南的1.6倍。
二是對外開放力度加大。緬甸過去的10年GDP以7.6%的速度在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今后5年緬甸的GDP有望達到8%—8.5%。
三是緬甸的水電站、公路、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將會陸續動工建設。另外,緬甸作為亞洲最后一個未被開發的國家,目前僅相當于中國的90年代初期,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特別是水泥等建材行業充滿商機,并具有獨特的優勢,緬甸目前的水泥生產產能僅能滿足全緬40%的需求。
(三) 緬甸合作方優勢
緬甸合作方,屬經濟上有勢力,社會上有影響的知名僑領。其主要經濟實體:1、緬甸仰明興999鋼鐵公司;2、緬甸仰明興999水電公司(與國內上市企業正在合作建設中)。
1、有自己的水電站。設計為五級水電站,每小時發電10萬KV,離擬建水泥廠43公里。(自己水力發電為0.35元人民幣/度;政府工業供電為0.6元人民幣/度,政府供電隨時面臨停電,且有用電指標限制)
2、有自己的煤礦。共有18000畝煤礦供開采。(自己用煤發電為0.25元人民幣/度)
3、有自己的石灰巖山。可供開采80年以上。(石山就在擬建廠區旁,僅用傳送帶便可將石頭運送至工廠)
綜合以上資源優勢,擬建工廠生產成本約為210元人民幣/噸左右,可比其他水泥廠生產成本至少節省10%以上。
項目聯系:
附圖:
(項目用地位置)
(項目用地實景)
(項目附近海螺水泥廠)
(項目附近犀牛水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