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顯示,2017年9月份,根據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樣檢驗工作部署,聊城市工商局與受委托單位中國商業聯合會針棉織商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天津)和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分別對聊城市轄區內在售的水泥商品進行了抽查檢驗。

其中兩家企業的兩個批次的白水泥因水泥白度問題判定為不合格:輝縣市特種水泥廠商標為“太行銀星”的白色硅酸鹽水泥P·W 32.5 一個批次不合格;新鄉市黃河白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商標為“白鷗”P·W 32.5一個批次不合格;
聊城市鑫磊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商標為“中原山水”的復合硅酸鹽水泥P·C 32.5R一個批次產品因氯離子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被判定為不合格 。
聊城市工商局9月份流通領域
水泥商品質量抽檢結果明細

據水泥人網了解,此前也有部分地區抽檢出水泥成品的氯離子超標,其不合格原因與原料,燃料的氯離子的含量不無關系。而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的《關于2017年廣西預拌混凝土產品質量聯合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顯示2017年共抽取全區87家預拌混凝土企業生產的87批次產品。合格產品79批次,不合格產品8批次,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9.2%,不合格項目為抗壓強度。

預拌混凝土的上游即為水泥、沙子和水,混凝土項目指標的不合格與水泥、沙子添加比例有一定的關系,同水泥質量也息息相關。此前也曾有報道稱,混凝土質量不過關或為水泥質量原因,但是已形成混凝土無從檢驗,水泥企業只能“忍氣吞聲”。
2017年預拌混凝土產品
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

2017年預拌混凝土產品
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