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稱2018年產品質量監督工作要點中提到:
突出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開展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化學品包裝物獲證企業專項監督檢查,組織各獲證企業按照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要求進行自查自糾;各省級質監部門全面自查企業獲證檔案,隨機抽取企業進行飛行檢查。
突出涉及產能過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嚴厲打擊鋼鐵、水泥產品無證生產違法行為。發揮當地行業協會、技術機構等作用,多渠道獲取無生產許可證違法生產的企業信息,加大排查和打擊力度,對于查實無證生產的,報請當地政府予以關停,并通報相關監管部門,該移交司法的一律移交。
深入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
進一步壓減許可范圍。根據質量風險評估的情況,推動再取消、下放一批產品,壓縮生產許可發證的層級,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進許可轉認證工作。
全面推行“一企一證”改革。對于申請許可證的企業,實行按企業主體發證模式,對新發證企業直接按照“一企一證”“一證一號”的原則辦理,已獲證企業在換證時按“一企一證”換發新證書,許可證書編號以企業主導性產品編號為證書編號。
進一步擴大試行簡化審批程序改革領域。還沒有開展簡化審批程序的11個省、市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盡快制定試點改革方案,報總局審定后,逐步對省級發證的17類產品推行簡化審批程序。
同時,探索擴大簡化審批程序改革的產品范圍。逐步推行申報材料“一單一書一照一報告”制。探索證后監管與質量信用監管的有機結合。加大對通過簡化審批程序取證企業履行承諾的監督檢查,對于做出虛假承諾的、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撤銷生產許可證。被撤銷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信息,及時向相關監管部門和社會通報,督促企業提高誠信水平。有條件地區試點開展質量誠信監管與證后監管相結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