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表示,水泥行業去產能是一件長期而艱難的事。他指出,水泥行業的去產能只能靠行業協會和大企業共同努力。
“借助現有的國家政策和政府的專項督查、行政執法之際,將政府執法淘汰落后產能與建立去產能市場化機制相結合,將創新去產能市場化機制和強化行業自律并行,爭取去產能專項基金的設立,為退出產能建立市場化通道,推進去產能工作落到實處。”他說。
據透露,近期中國水泥協會在參與某課題研究中提出了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水泥去產能的建議。
即,“對京津冀及周邊 2+26 城市的水泥企業:凡無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日產2000噸及以下熟料生產線、年產能100萬噸以下水泥粉磨站、企業礦山服務年限不足三年的、凡區域市場內整體熟料產能利用率不足60%,生產線環保、能效和安全不達標的,都應在兩年內全部關閉(以2017年數據為基礎)”。
再者,孔祥忠表示,在行業集中度偏低的情況下,水泥錯峰生產和自律限產必須常態化,也是持續提升行業效益的重要和長期的手段。
“在政府支持下的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不僅減少了同期燃煤污染物排放的疊加值,為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也有利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尤其是協會在組織推進錯峰生產過程中行業自律得到了空間的加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行業經濟效益逐年回升。”他說。
孔祥忠表示,要全面推行錯峰生產,要繼續強化各區域內和跨區域的市場協調工作,對已投入運行和即將運行的相關公司要不斷總結經驗向其他地區推廣。
另外,記者了解到,中國水泥協會還將加大特種水泥發展的補短板工作,制訂中國特種水泥發展規劃,提高特種水泥市場應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