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透露,大灣區規劃細則將于5月底出臺,并暫定于6月11日舉辦宣講會。這意味著大灣區概念提出八年之后,將在本月有更實質性的進展,同時這也是繼4月海南自貿港規劃、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相繼出臺后,市場即將迎來的又一個重點區域規劃。
粵港澳大灣區以泛珠三角地區合作為重要基礎,擁有5.65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6765萬人口和14%全國經濟總量,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其重要性和受關注的程度可想而知。
近期,水泥價格持續上漲,加上區域建設的政策催化,水泥股一騎絕塵,大幅跑贏大盤,其中以華潤水泥(01313)漲得最為兇猛,今年以來已經上漲超過70%,而同期恒指僅漲約4%。在這一時點,投資者最關心的可能是今年的水泥價格能否支撐水泥股繼續走強,及華潤水泥為何是最受市場青睞的水泥股。
供給側改革不松懈
水泥價格受供需影響,首先從供給端看,水泥行業從2016年開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來也經歷了環保督查、錯峰生產等限產風暴,到了2018年,供給側改革的力度有增無減。
與2015年版的《產能置換辦法》(2017年12月31日到期)相比,2018年新版《產能置換辦法》要求更加嚴格、壓減力度也更大。新版《辦法》規定,除西藏地區繼續執行等量置換外,其他地區全面實施減量置換,其中:水泥行業環境敏感區內的建設項目,每建設1噸產能須關停退出1.5噸產能(舊辦法的退出比例為不低于1.25);非環境敏感區內的建設項目,每建設1噸產能須關停退出1.25噸產能。
另外,水泥協會2017年12月印發《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8-2020)》,《行動計劃》指出,2018-2020年的目標是壓減熟料產能3927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540家,全國熟料產能平均利用率達到80%,水泥產能平均利用率達到70%。
按照目標分解,2018年,計劃全國范圍內完成壓減熟料產能1358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210家。力爭2018年上半年實現全面停止生產32.5強度等級水泥產品。
由此可見,在三年內水泥行業嚴格的去產能規劃下,整體供給偏緊張。相關數據顯示,雖然今年的“復工潮”來得沒有那么迅猛,水泥需求恢復相對緩慢,但水泥總體庫存處于歷史低位。
水泥價格易漲難跌
今年3月底是水泥價格明顯的分界點,前三個月水泥受停工潮等因素影響,價格持續大幅回調,不過與往年同期相比,依然處于高位。3月30日以來,則呈不斷上漲的趨勢。
對于今年水泥價格的走勢,多家機構預期,5月底前,水泥價格有望繼續穩定在高位,進入6月后才會出現季節性回落,但由于庫存較低,價格回落的幅度不會太大。
市場可能存在的擔憂是需求走弱會導致水泥價格難以維持在高位,畢竟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不盡如人意:1至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不及路透調查預估中值7.4%,且創下1999年以來最低;同期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4%。
水泥是一個高度依賴于宏觀經濟的周期性行業,而投資(主要是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也是影響水泥需求的重要因素。
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增長的預期目標是6.5%左右,低于2017年6.9%。在這一預期下,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可能會放緩,對于水泥行業來說,也就意味著下游需求面臨下行壓力。
但好消息是,最悲觀的預期已經過去。作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的投資回落,意味著經濟短期增長力度不及預期;不過從投資的結構看,當前民間投資已超越總投資增速、不再拖投資增長的后腿,地產投資保持平穩,表明投資回落已經見底,預計未來投資將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社科院14日發布藍皮書,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7%左右,能夠實現年初預期6.5%的經濟增長目標,再考慮到貨幣政策的引導,投資增速或許并不像市場前期預期的那么悲觀,水泥行業整體需求趨穩,全年價格有望保持高位運行。
在成本端,煤炭是水泥的主要原材料成本之一,當前煤炭價格雖然重新回到高位,但是明顯不可持續,對水泥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也不足為慮。
預計2018年水泥行業整體利潤保持10%-20%增長,行業利潤大概率超越2011年1020億元水平,創出歷史新高。實際上,今年一季度全國水泥行業就以190.4億元的利潤總額,登上了歷史同期的最高峰。
粵港澳大灣區的寵兒
在水泥龍頭中,中國建材(03323)今年來上漲約34%,海螺水泥(00914)上漲近35%,華潤水泥控股(01313)漲70.5%,很明顯,市場用真金白銀給華潤水泥這家華南地區最大的水泥、熟料及混凝土生產商投下了最優票。
受運輸距離和成本的限制,水泥行業具有很明顯的地域性特征,在華南地區獨占鰲頭的華潤水泥很明顯受益于該地區需求增加。
據了解,目前華東、華南地區需求好于其他地區,兩地庫容比已分別從2月底3月初高點的66%、57%降低至最新的44%、47%。鑒于庫容比水平很低,預計后期漲價的動力也強于其他地區。
另一方面,行業集中度提升也令華潤水泥分得更多蛋糕。一季度,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明顯回落、與水泥需求相關的建安工程投資額同比下降0.85%的情況下,華潤水泥的水泥銷量依然實現13%的同比增長,實屬不易。
毛利率方面,華潤水泥的水泥、熟料、混凝土平均售價分別同比上漲29.8%、37.6%、11.4%,帶動綜合毛利率上升7.4個百分點至36.5%,優于中國建材、金隅集團等同行。
總的來說,投資者對華潤水泥的期望更多在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公司帶來的水泥需求。華潤水泥管理層也曾表示,相信隨著更多關于發展規劃的細節在今年稍后時候發布,其帶來的益處將在2019年和2020年更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