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區混凝土價格17年四季度因市場需求旺盛,加上砂石資源緊張,且價格高位運行,商混價格大幅上漲50元/方。18年春節過后,市場需求大幅下滑,加上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商混價格隨之下跌60元/方,目前主流品牌C30報價500元/方。
17年四季度成都地區P.O42.5散裝水泥價格大幅上漲,累計漲幅120元/噸,春節后市場需求不濟,水泥價格有小幅回落30元/噸,3月底價格回升10元/噸,綜合來看,從17年四季度以來,成都地區P.O42.5散裝水泥價格上漲幅度超過100元/噸,影響商混成本30-40元/方。由于5月份成都及周邊地區水泥企業執行錯峰生產,熟料庫存緊張,后期水泥價格仍有小幅上漲之勢。
由于上游煤碳、鋼鐵、造紙等行業的漲價潮洶涌,在運輸成本上漲和環境治理限產的推波助瀾下,對中間工業制成品環節形成致命的沖擊。導致近幾年各種原材料大幅飆升。
焦煤漲價200%,
黃沙漲價60%
運費漲價33.6%,
工業原紙有錢也買不到了。。。。。。
這一次的漲價潮稱得上一次突發性的通貨膨脹,原因自然是與過去8年超發的天量M2有關。2008年,中國的M2是47.5萬億,2016年M2數據是149萬億。社保繳費增長、人民幣匯率下跌、公路治超、房地產調控、公務員及軍警加工資等偶發性事件,都對此次漲價有重大影響。中國很多中小企業基本靠逃稅活著,中國的宏觀稅負高達38%左右,遠遠超過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甚至超過了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從稅費負擔而言,中國企業的稅負痛苦指數如果是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再比如融資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從改革伊始就成為學術界的顯性問題,然而,研究到今天,這個問題仍然停留在呼吁階段。在過去近40年來,中國80%的信貸資源流向了貢獻了GDP不到40%的國有部門,貢獻了GDP超過60%的非公企業,從主流的信貸機構獲得的信貸資源不到20%,中國80%的中小微企業幾乎靠民間借貸活著,靠非法的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的血液。
細考如今的中國經濟形勢,出口、內需、投資三架馬車齊齊趴窩,科技創新還沒有形成新的動能,全民創業不過是延后了就業危機。當一方沙子都能賣到200元時候,那一噸水泥賣1000塊錢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