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技術的創新是污泥深度脫水與水泥窯焚燒技術結合,在處理過程中不會產生包括氣體在內的任何有害物質,不會遺留任何殘渣,沒有二次污染,污泥處置深度脫水后所產生的污泥餅全部運往華新旗下具有水泥窯協同處置污泥餅功能的水泥窯入窯焚燒,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凈”。
華新“水泥窯高效生態化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與應用”成果一舉拿下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湖北省科技廳發布2016 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百年華新成功轉型升級打造垃圾處理‘湖北樣板’”榮列2016 年湖北省十大科技事件之首。
2016年,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華新環境工程(株洲)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被工信部、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文,確定為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單位。華新再次成為全國水泥企業轉型升級的領跑者。
龍王嘴污泥處置主要工藝流程:①、②市政污泥通過專用車輛或者管道輸送至華新旗下的污泥處置工廠;③接收到的污泥先進入調制罐,加藥劑對污泥進行改性,使其更易脫水;④把改性后的污泥輸送至壓濾機進行深度脫水;⑤脫水后的泥餅通過皮帶機轉運至泥餅庫存放;⑥脫水干燥后的泥餅通過專用車輛運送至華新旗下的水泥工廠;⑦泥餅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
廢棄物生態處置六大平臺 環保項目多點開花
龍王嘴污泥處置工廠是百年華新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2007年,華新謀求環保轉型,成立了華新環境工程(武穴)有限公司。該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處置工廠,同時也是國家生態環境部指定的中德廢棄物農藥處置項目、中挪政府危險廢棄物協同處置項目的示范工廠。
2008年,華新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正式簽約,啟動了水面漂浮物協同處置項目,該項目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示范工程,為三峽大壩的水體安全清除了隱患。
2009年,華新與武穴市人民政府簽訂處理武穴生活垃圾的合作協議。經過生活垃圾取樣分析、技術研討、反復論證,自主研發出一套適合處置國內生活垃圾的華新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該項目于2011年順利投產運行。
經過多年發展,截至2018年5月,華新已經投產、在建的各類廢棄物處理工廠45家,處置規模已達生活垃圾13850噸/日、污泥6052噸/日、危廢53960噸/年、污染土537250噸/年,其中在建的武漢市長山口項目(日處置2000噸/天)將成為目前世界處置規模最大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生態預處置示范工廠。
華新在武漢、鄂州、赤壁、武穴、應城、南漳、秭歸等多地運行和建設生活垃圾水泥窯協同處置項目,使湖北成為全國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第一大省。在長江大保護中,勇立新功。
11年堅持不懈,讓華新的轉型之路越走越寬。華新目前擁有市政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業危廢、污染土、漂浮物、醫療廢棄物六大處置平臺,擁有1個國家級認定企業中心和1個可替代原燃料研究實驗室。目前,華新在湖北、湖南、河南、廣東、重慶、云南、四川等省市運行和在建的環保工廠共45家,合計處置生活垃圾375萬噸、污泥146萬噸、漂浮物61萬方、危險廢棄物11萬噸、污染土7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