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安徽水泥現有3×4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配套27MW余熱發電系統,兩臺4.2×13米高效聯合水泥粉磨系統,年吞吐量達580萬噸的巢湖專用碼頭,兩條瑞典山特維克骨料環保示范生產線,新建一條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生產線,年產熟料540萬噸、水泥250萬噸、骨料500萬噸,年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18萬噸。
水泥窯協同處置 推動綠色循環發展
中材安徽水泥為踐行“持續塑造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積極與社會、環境和諧共融”的企業使命,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和要求,利用中材安徽水泥水泥窯系統新建協同處置500t/d城市生活垃圾項目,項目投產后,能有效減少垃圾填埋用地,改善城市環境,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該項目前期工作于2016年6月破土動工,現已竣工完成順利投產運行。
這一項目由中材國際環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從設計、施工到調試總承包,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與傳統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相比,具有“吃干榨凈”的特點,無廢棄物及二次污染,符合“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原則,是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及生態環境部等六部委主推的新型垃圾處理方式。
項目采用預處理工藝,首先將生活垃圾分選為可燃物、不可燃物、滲濾液等部分,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分別進入水泥生產線作為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實現無害化處置;滲濾液收集后進入滲濾液處理系統,經處理后進入生產循環冷卻水系統再利用;能有效實現無害化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目標。
這一項目采用了先進的城市生活垃圾預處理技術,結合水泥工業新型干法預分解技術中的原料處理和高溫煅燒工藝,協同處置巢湖市500t/d城市生活,年處理總量18.25萬噸。項目做到垃圾“日接日清”,整個系統采用全封閉微負壓工藝,對運行過程中產生的臭氣抽至除臭塔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
項目將生活垃圾分選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可燃物作為替代燃料直接送入水泥窯內1450℃的高溫環境中參與熟料的煅燒。不可燃物作為替代原料經原料粉磨后入窯煅燒;滲濾液經處理后進入現有循環水系統循環利用,濃縮液噴入窯內高溫煅燒處理。
這一項目的投產運行,既是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彰顯央企社會責任,為推動巢湖市綠色發展、建設全國生態文明旅游先行區做出的積極貢獻,也是公司走轉型升級、綠色發展道路重要一步,將有效實現改善地方環境與企業循環發展的政企雙贏。
文化與管理理念 一脈相通水乳相融
在中材安徽水泥領導團隊的帶領和努力下,其企業文化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痛并快樂著”的蛻變過程。隨著在企業內部建章立制,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在幾年時間里從無序無章發展到有組織有紀律地生產工作,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廠容廠貌的改善和環保形象的樹立,讓公司也逐步成了當地的“花園式工廠”環境友好型企業。
2016年,中建材集團和中材集團“兩材”重組,中材安徽水泥積極融入新集團的企業文化中,在中建材集團帶領建材行業向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轉變的發展使命指引下,不斷優化完善產業布局,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創建綠色生態工廠;在過去的一年里,通過開展工匠文化培育工匠精神,公司致力于打造學習型和知識型員工隊伍,為營建公司文化底蘊打下基礎。在重組整合后的第一年,文化融合就一直貫穿著企業戰略重組和轉型升級的始終,而文化與管理理念的一脈相通,也正是讓公司在謀求綠色發展、科學發展的戰略轉型道路上先行一步的保障之一。
“一主兩翼”謀發展 可持續發展有底氣
未來,中材安徽水泥將依托集團規模、技術、管理、機制“四大優勢”,結合自身特點,緊緊圍繞集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國際合作”三大戰略,進一步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并且制定和規劃了公司“一主兩翼”的發展戰略。
“一主”就是繼續做優做強傳統主業(水泥、熟料、建筑骨料及商品混凝土)。在做好傳統主業的基礎上,“兩翼”對于公司的騰飛更像是兩只不可或缺的翅膀:一是綠色發展,即依托水泥窯向環境治理轉型,在做好協同處置城市垃圾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市政污泥、巢湖藍藻、污染土、工業危險廢棄物等靜脈產業項目;二是產業升級,即依托中國建材集團在裝配式住宅、生態小鎮、新型建材等方面的技術資源,積極在安徽推廣住宅產業化、綜合管廊及特色小鎮項目。打造產業鏈完整、競爭優勢明顯的“綠色建材工業園”。
過去的一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可以說巢湖深刻見證了兩材重組之后所承擔的更多社會責任,未來也將持續見證中國建材集團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譜寫更多新的篇章,見證城市綠色發展中涌現出的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