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侵華日軍為了擴大戰爭,采取了“以戰養戰”的策略。日軍占領南京后,目光很快轉向了江南水泥廠,面對這樣巨大的戰略物資來源,他們垂涎欲滴。如果不是忌憚工廠懸掛著丹麥和德國國旗,還有國外廠商“代表”護廠,他們早就強行下手了。
實際上,日軍對江南水泥廠“丹、德合資”的身份已經起疑,但用過許多手段,都沒有拿到直接證據。然而,日軍早就設計好了一個陷阱。他們已經將江南水泥廠秘密列入了“軍管”名單,并且授權三井洋行作為水泥廠的管理人。這個決定日軍方面并沒有告訴陳范有等工廠負責人,陳范有和天津董事會就這樣一直被蒙在鼓里。
日軍探查江南水泥廠
面對三井洋行的不斷騷擾,陳范有依然如過去一樣,想辦法拖延、拒絕他們的要求。
日軍的陰謀多次未得逞,就企圖從“合資”的另一方找到突破口,他們決定去上海,找丹麥史密芝公司核實情況。
但史密芝公司和江南水泥廠其實只是簡單的生意伙伴關系。
日軍探查江南水泥廠
情急之下,陳范有不顧戰爭期間的危險,秘密趕往上海找到史密芝公司,并坦誠地說:“我們不能讓江南水泥廠和侵華日軍合作,日軍會利用水泥廠生產軍用物資,一旦與日軍合作,我們就將變成賣國賊”。
他懇請史密芝公司配合,讓日軍相信江南水泥廠是“丹德”合資企業,現在還不能開工。
陳范有的愛國熱情和誠懇態度,感動了丹麥史密芝公司人員,他們同意保持中立,不出賣江南水泥廠。這讓水泥廠又一次從危機中解脫出來。
日軍的陰謀又一次落空了,但是他們并不死心。1939年11月,日方親自來到天津,要求董事會立即下令,讓江南水泥廠馬上開工生產。董事會袁心武、陳范有等人不畏強權,說江南水泥廠因為各種問題,現在還無法開工。
日軍大為惱火,為了控制這個先進的水泥生產基地,掌握這充滿巨大潛力的戰爭資源,他們又醞釀出了另一個陰謀。
1940年3月,汪偽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日軍通過傀儡政府統治淪陷區,并將所謂的“軍管”企業解除“軍管”,由偽政府實業部進行管理。這年7月, 江南水泥廠收到了“軍管”企業開會的命令。
直到這時候,董事會才知道,江南水泥廠早已被日軍列入了“軍管”名單。半年之后,江南水泥廠正式解除了“軍管”。讓董事會沒有想到的是,順利解除“軍管”其實是日軍一個更大的陷阱。

張連紅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申請歸還“軍管理”的過程,就需要明晰產權。創辦人是誰、資產多少、你的產品準備生產什么等等。日本人根據這個歸還產權,就發現你并沒有德商禪臣洋行和丹麥史密芝公司的相關產權了。
日軍終于弄清了,江南水泥廠實際上就是中國人的,惱羞成怒。此時的日軍,迫不及待地想侵占廠區,盡快用這些先進設備為侵略戰爭服務。
陳范有等人冒著生命危險,與日軍周旋多年,此時,他們依舊沒有放棄,決定繼續斗爭到底。
1942年6月,日軍在中途島海戰中失利。日軍不甘心失敗,妄圖扭轉戰局。為了提供空戰所需要的飛機原材料,日軍成立了華北輕金屬公司, 機器設備主要靠在中國淪陷區的掠奪、拆遷組成。江南水泥廠的先進設備無疑成了日軍的最大目標。
此時的日軍拋開日本商會,直接動用軍力,強行命令江南水泥廠拆遷設備,面對敵人的槍口,江南水泥廠依然不想屈服。不能直接對抗,他們就用各種辦法延緩拆卸機器的時間。他們知道哪怕多拖一天,敵人就少生產一天,抗日前線的將士就可以少一分威脅。

此時董事們又想到了一個應對辦法。董事會經過一番商議后,回復日軍:拆遷機器是產權變動的大事情,必須通過股東大會的集體決議。日軍為了維護對汪偽政府表面的“尊重”,勉強同意召開江南水泥公司股東談話會。
股東談話會如期召開,到場的幾百戶股東空前團結,全部反對拆遷的決定。股東大會的最后結果,令日軍惱羞成怒,他們立即派人趕赴天津,準備以“抗日”的罪名,抓捕陳范有、袁心武等人。而陳范有等人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這張照片是北京六國飯店,江南水泥公司與日軍最后一次的正面對峙就發生在這里。會議上,無論陳范有提出什么樣的解決辦法,都被日本輕金屬公司代表一口否決。
日軍已經越來越沒有耐心,最后日軍代表威脅道:“江南廠若想留一部分絕無可能。此事不能一分鐘之延長,延長一分鐘則誤軍事一分鐘。”不久之后,日軍強行占領了江南水泥廠。
1944年8月17日,日軍將包括電線、潤滑油等小件物品在內的所有機件全部拆完。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到了1945年上半年,日軍又搶占棲霞山的廠房,準備用來生產酒精。可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投產,就戰敗投降了。
江南水泥廠作為當時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水泥企業,如果按照設計年產20萬噸的產量來算,八年時間里生產的水泥,將足夠日軍建八座軍用機場,那將會有更多的同胞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之中。
據戰后1946年的數據統計,從1937年至1945年,僅工廠停工這一項,損失就高達300多萬美元。
自1935年開始,陳范有等一批愛國實業家,為了民族大義,不計錢財,不畏生死,與侵略者斗智斗勇,完成了一座工廠的抗爭傳奇。
時過境遷,陳范有等人重新回到南京棲霞山下,他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重建江南廠!他們再次付出了全部心血,工廠又一次從無到有。
1950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江南水泥廠單窯點火順利成功。這座不曾為敵人生產過一噸水泥的企業,歷經16年的風霜雨雪,終于生產出了第一批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