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是一種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近年來,隨著城鄉建設加快,市場對砂石需求劇增。過去稀松平常的砂石身價飛漲,成了“金粒子”。“金粒子”的暴利令人瞠目。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艘采砂船偷采一晚,毛利可達數萬元乃至幾十萬元。這些砂石主要銷往長沙、武漢和長三角地區。
采砂,逐漸成為洞庭湖沿岸的重要產業。岳陽位于洞庭湖之濱,江湖交匯、水系發達,砂石資源豐富,自然成了采砂重災區,違規盜采、濫采砂石現象層出不窮。受暴利驅使,非法采砂日益猖獗。
對非法采砂整治持續多年,但成效甚微。岳陽市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非法采砂背后,隱藏著一股“阻力”——一些國家公職人員的“黑手”伸向了砂石領域,或入股經營,或以權謀私,或收受賄賂,玩忽職守,充當保護傘,極大地破壞了正常的采砂經營秩序和經營環境。
要治本,就要揪出非法采砂的背后“黑手”!
2017年1月,岳陽市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全省率先對國家公職人員違規參與涉砂經營活動進行專項清理整頓。岳陽縣政府辦副主任、東洞庭湖河道采砂管理局局長姚海洋利用職務之便,伙同親屬、他人違規在涉砂企業及挖砂船中入股分紅,向涉砂企業高價轉讓快艇牟利,2017年春節過后被查。隨著調查深入,岳陽東洞庭湖管理局黨委委員陳輝違規參與涉砂經營活動被查。幾天后,案件線索又指向岳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砂石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袁文。3人均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隨著越來越多“黑手”被揪出,非法采砂整治立竿見影。
2016年岳陽市采砂量為4500萬噸,2017年銳減到1270萬噸,2017年8月至今已全面停產。
岳陽的治理經驗,成為整個洞庭湖地區整治非法采砂的樣板。隨后,湖南全省實行“一案三查”的做法,形成了打擊非法采砂專項整治工作的高壓態勢。“一案三查”,即針對非法采砂,一查當事人的違紀違法責任,二查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三查紀委(紀檢機構)的監督責任,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
截至目前,湖南全省主動申報參與涉砂經營的國家公職人員已基本退出;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水域實現全面禁采,84處砂石碼頭全部關停。
為防止洞庭湖非法采砂反彈,2018年3月,湖南省紀委印發《關于繼續推進國家公職人員違規參與涉礦等經營性活動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還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回頭看”;湖南全省建立起砂石采、運、銷在線監控體系,砂石運輸交易必須提供合法來源證明。
11月15日,西洞庭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半邊湖邊,黑鸛、小天鵝、野鴨、野鸕鶿等北方冬候鳥陸續來到這里。據監測,目前來西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已超過1.2萬只,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