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云報道 11月29日下午,落戶于中鐵大橋局的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近年來的重要成果之一——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武漢軍山長江大橋鋪裝完成,它將幫助軍山長江公路大橋實現橋面與橋梁主體結構同壽命。
橋面壽命兩百年!解決世界難題!
軍山長江大橋2001年12月15日建成通車,至今已經運營了 17年。該橋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滬渝高速公路跨越長江的通道,也是武漢繞城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接南納北、承東啟西的重要樞紐,因此一直承受著極為繁重的交通任務。據統計,大橋高峰期日均通行車輛達34000輛次,60%以上為大、中型貨車。遠超設計標準的高荷載給橋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早在2010年,大橋便實施了為期約100天的首次大修,隨后幾年多次修補,給市民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在全球范圍內,這樣鋪裝層易損壞破裂的情況,也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鐵大橋科學研究院院長、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田啟賢介紹:“本次軍山長江大橋采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組合橋面,既能降低鋼結構疲勞應力避免開裂,又可作為防水層和耐磨層,為鋼橋面提供一種永久的防護,極大提升了橋梁結構的整體健康與安全水平。相當于解決了橋面易開裂的這樣一個全球難題。”
國內首次在橋面維護上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材料,擁有強度高、耐久性強的特點,同時維護成本低,維護時間短,能滿足城市橋梁快速維修的需求,降低對交通的干擾。橋梁結構健康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相較于其他同類型產品,還多了低收縮、免蒸養等特點。田啟賢介紹:“此種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普通混凝土的3倍,相當于每平方米超高性能混凝土能承受3000頭大象的重量。其抗拉強度為普通混凝土的4-8倍,韌性為200倍,耐磨強度為4倍,這意味著如果普通混凝土25年便會磨耗2毫米,超高性能混凝土則需要100年才會磨耗2毫米。具有低收縮、免蒸養的特點,也大幅度降低了后期維護成本。也是在全國范圍內首次在橋面維護上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鋪裝完成,軍山長江大橋恢復正常通行也不遠了!
雖然超高性能混凝土好,但是在施工工藝上十分復雜,工程量也很大大,所需栓釘個數98萬個,鋼筋網504噸,鋼板條4800條,超高性能混凝土層為15000平方,總鋪裝面積達14700平方米,相當于2個足球場的面積。項目總工程師陳露一介紹,為了趕工期,項目施工隊也是采取了雙向施工的方式,目前混凝土已經全部鋪裝好,已經開始鋪設防水層,后天就可以開始刷黑、劃線,預計12月10日整個工程就可完工。”這也意味著,從去年7月30日開始禁止貨車通行的軍山長江大橋恢復貨車通行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