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北方地區的“水泥大王”,冀東水泥如何看待行業的持續發展能力?去產能、環保政策的推進,給企業帶來什么變化?2016年,冀東水泥與金隅集團兩家北方水泥龍頭重組之后,未來增長空間在哪里?
日前,冀東水泥公司總經理孔慶輝接受專訪時表示,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冀東水泥通過與金隅集團戰略重組,改變了中國水泥行業版圖,未來將加強精細化管理,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并將發揮大企業的引領作用,共同推動行業升級。
冀東水泥經歷了38年的發展歷程,基本上和改革開放是同步的。經歷了四個重要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81年建廠,成功引進中國第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奠定了冀東水泥在中國水泥行業的地位。
第二個階段是1996年上市,進入資本市場后,利用募集資金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國產化示范線,鞏固了行業排頭兵的地位。這兩個大的動作也表明,冀東水泥確確實實是中國新型干法水泥工業的搖籃。
第三個階段是一個走出去的過程,從一開始的東北、西北、華北的“三北”戰略,到走向山東、重慶和湖南等區域,走向了全國。華北是我們的核心區,可以說是“白菜芯”。在這個階段,冀東水泥通過新建、并購等方式,快速擴大公司產能、提升公司業務規模,同時公司生產技術不斷革新,運營效率穩步提升,產能躋身中國前列。
第四個階段,2016年冀東水泥通過金隅冀東的戰略重組在三年時間實現了“三級跳”:2016年成功“上岸”,2017年在行業內嶄露頭角,今年應該是展示了一個強企的風范。
行業集中度提高是必然趨勢
針對于水泥銷售價格方面南北差異問題,孔慶輝表示:南北市場需求側不同、產能集中度、產能利用率、以及錯峰生產執行的尺寸不同成為水泥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本質上還是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化的體現,也是發展時差的差異。
當記者問及如何看待市場對水泥的需求形勢問題時,孔慶輝表示未來三年房地產、重大工程項目基建投資以及農村市場蓋房、修路、裝修會逐步分化。尤其是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加快,農村市場會相對的萎縮。
他說到:實事求是地講,現在水泥行業市場都不太好做。因為它畢竟是產能過剩非常嚴重的行業之一。這幾年水泥行業進入一個新周期,主要背景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境治理等政策造成行業內錯峰生產,另外前些年整個行業產能過剩,打“價格戰”,對行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這幾年大企業主動去引領行業自律,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自身規模和提升行業集中度,行業更加有秩序了。
關于冀東水泥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的問題,孔慶輝提到金隅冀東戰略重組之后,冀東水泥的布局和資源優勢更加顯現,對整個華北區域,特別京津冀區域,這種引領作用非常明顯。
錯峰生產給大企業帶來優勢
關于錯峰生產,孔慶輝提到錯峰生產給大企業帶來了比較大的優勢,協同處置設施完善、環保設施健全、排放達標,完全可以不停窯。創新方面,孔總表示傳統企業要面向未來,必須創新,不創新就是一潭死水,沒法去實現可持續發展。
重組合乎大勢,實現融合發展
孔慶輝表示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人才與技術、產能布局、資源儲備、品牌是冀東的優勢;金隅這個企業主要是圍繞京津冀來布局,發展比較良性,特別注重安全、環保、質量、發展理念。這兩個企業重組很合理。兩家企業市場重合,面臨的情況一致,重組后對市場進行了規范,消滅了過去的無序競爭。雙方對員工也非常好,不管是思想、文化、管理,融合都比較快。
未來希望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打造國際一流強企
孔慶輝表示,冀東水泥一直在延續的就是對外服務能力,對外輸出技術、服務。像過去唐山冀東水泥,金隅有些老企業,琉璃河、北水這些企業,包括太行水泥,一直在國外服務。另外一個,在南非和當地的股東合資建設水泥企業,也是金隅冀東“一帶一路”的一個示范項目。
當問及企業明年公司的發展規劃是什么時,孔慶輝表示,現在核心任務就是在三五年之內,把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還要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希望內部企業實現協調平衡發展。長遠規劃當然是希望做成國際一流強企,比如把凈資產收益率一步步做高,做到15%、20%,那時候肯定就國際一流了。另外一個,就是推進各區域整合,引領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