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集大片讓觀眾重溫了改革起步的最艱難時刻,90年代國企破產下崗潮,21世紀嚴重過剩的鋼鐵業刀刃向內展開自我革命,還有勇敢邁向行業大聯合的水泥產業……無論多么艱難,改革始終在前進,國有企業不斷突破層層禁區,走向新生。片中紀錄了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在一片質疑聲中,毅然決然走向市場,掀起水泥行業大規模重組,與上千家民企攜手,探索出一條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道路。


當時在南方,有數千家民營水泥廠尋求自救,看好這個機會的,既有窺視中國水泥市場已久的國外巨頭,也有希望在市場混戰中尋求突圍的國有企業中建材。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中國建材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將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混合重組在一起,這在中國沒有先例。有人擔心國有資本會被蠶食,民企則擔心會被“公私合營”。一時間社會上議論紛紛。
宋志平:改革者,你不會說聽到責難,他就停止了腳步,那他就不是個改革者。改革者一路被質疑、一路被責難,一定是這樣的。
中建材提出了一個改革方案,讓民營企業家的原始投資得到合理回報,留用有能力的人才,做職業經理人,并且給民企留出股份,讓民企能分享整合后的效益。
宋志平:我收購你的時候公平地的評估,我給你留有30%的股份,讓你一起進來入伙,這就是今天講的混合所有制。這些經理老板們,過去大家都是死對頭,現在都變成了中國建材的職業經理人。
張劍星:中央企業的背書,因為你是中國建材,我相信你不會欺負下面一個企業,我不相信,在約定了以后,你會背信棄義。所以你即使資本很小,我們都會相信你。
一輪輪談判,1000多家民營企業,就這樣和國有企業,混合重組在一起。
宋志平:十八屆三中全會,我們黨的決議里,把混合所有制作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確定下來),我的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我就覺得呢,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充分肯定了過去我們這些改革的摸索和我們的探索和創新。 今天的中國建材已經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水泥供應商。中國建材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成為國企改革的標桿。
中國建材集團混改之路
此次攝制組采景拍攝的是中國建材集團本部、南方水泥,昨天節目播出后廣受好評,受到熱議。今天小編也帶您再把中國建材集團推動水泥行業大規模重組的故事脈絡回顧一遍。
2002年,宋志平主持召開
中新集團發展戰略研討會
2002年,宋志平到北新建材上級單位中新集團(中國建材集團前身)任總經理,當時的中新集團年銷售收入只有20億,卻有 32億逾期貸款。上任宣布那天,坐在主席臺上,集團辦公室主任忽然遞過來一份文件,是法院關于凍結集團資產的通知書。后來,經過債務重組和戰略轉型(戰略研討確定回歸水泥等建材主流業務),2004年的時候,中國建材已然步入了發展正軌,但企業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卻無處籌集。
2006年3月23日
中國建材股份在香港H股上市
2005年3月,中國建材集把所屬兩家A股公司北新建材、中國玻纖和集團僅有的幾個有利潤的企業打包,成立了中國建材股份。2006年3月,公司如愿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路演時,投資者關注的并不是我們宣傳的新型建材和新材料,他們苦苦追問的幾乎都是水泥業務。“水泥!水泥!水泥!”這也為企業大規模聯合重組奠定了基礎。中國建材股份IPO和3次增發共募集社會資金110億港元。這筆融資并不多,但對于中國建材的重組和發展卻是雪中送炭。
與安徽海螺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暨徐州公司交接
2006年,中國建材在徐州與徐州海螺競爭慘烈,水泥價格從400元很快下跌到200元,情況危急之下,中國建材拿出IPO一半的資金收購了徐州海螺。不僅使當地水泥價格合理回歸,而且擁有了當時最先進的萬噸線,逐漸探索出一套重組后管理整合的有效措施,為中國建材開展水泥行業大規模整合奠定了基礎。
南方水泥成立大會
2007年前后,浙江的水泥企業群龍無首、市場陷入惡性競爭,幾乎所有的水泥企業都虧損。2007年宋志平約了占據浙江水泥市場半壁江山的4位水泥企業的老總到西湖邊的汪莊喝茶,當時這4家企業都已經有了合作對象。
宋志平闡述了中國建材的理念,只有中國建材把大家聯合起來才能達到市場健康化的目的。中國建材充分考慮民企的感受和利益訴求,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并且端出了“三盤牛肉”,即公平合理定價、給民企創業者留有一定股份、吸引創業者成為職業經理人。這次會談也成了水泥業界著名的“汪莊會談”。
2007年9月26日,我們組建成立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成立后,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重組了近150家企業,從不產一兩水泥到快速形成1億多噸的產能。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寫來賀信,之后這些年,中國建材集團的聯合重組正是按照賀信中提到的“戰略整合、區域合作、聯合發展”等關鍵詞開展的。
2009年組建北方水泥;2011年成立西南水泥。短短幾年間,中國建材迅速重組近千家企業,一躍成為產能4.5億噸、全球規模最大的水泥供應商,被媒體譽為“水泥大王”,創造了世界水泥發展史上的奇跡。這一大規模重組的實踐入選哈佛商學院案例。
花園中的、草原上的工廠
一帶一路水泥工程項目
由于中國建材帶頭推進聯合重組,中國水泥行業產能集中度從2006年的12%增至63%左右,重塑了競爭有序、健康運行的行業生態。2017年水泥行業實現利潤900億元。在聯合重組的同時,中國建材帶頭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推動行業減量發展,積極倡導市場競合,推動自律限產、錯峰生產,讓產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有力推動了中國水泥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同時帶動中國邁入特大型水泥成套裝備和技術的強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