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文化發源地陜西省岐山縣建材工業園區,古絲綢之路、國家“一帶一路”區域有一個著名的建材企業——寶雞鳳凰山海螺水泥公司。
近年來,鳳凰山海螺公司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新時代發展理念觀察判斷行業發展形勢,內抓管理降成本、外拓市場增效益,取得明顯成效。
2018年1~10月完成水泥熟料產量248萬噸,產值7.04億元;2018年1~10月實現利潤是預算的184%;累計為國家和地方上交稅金2.08億元,連續5年名列寶雞市建材企業第一名、岐山縣納稅大戶第一名。
累計吸納安置地方剩余勞力400余人,彰顯了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公司還被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授予“百家優秀企業”,成為陜西省建材行業中競爭強、口碑佳、效益好的龍頭骨干企業。
11月下旬,初冬時節,金風送爽。筆者來到鳳凰山海螺公司走訪,探秘公司成功之道。
念好“科技創新經”,推進企業高端發展
鳳凰山海螺公司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把科技創新工作列入公司黨委會、辦公會的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
成立科技創新領導小組,公司總經理擔任組長,公司其他領導為副組長,各二級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制定科技創新獎勵辦法,加大獎勵力度。
近年來,累計表彰青年技術標兵30名,頒發獎金3萬元;大力實施技改技措和自主維修,近5年來,累計研發42.5緩凝水泥、52.5高標號水泥等新產品;
實施高溫變頻風機等技改技措項目20余項,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有效解決了制約生產經營的瓶頸問題;實施自主維修項目80余項,節約外委修理費630萬元,為企業增效作出貢獻;
加大員工科技創新培訓力度,每年編制培訓計劃、每月核查一次,跟蹤驗證、閉環管理。近年來,企業共培訓技術人才100余名,有20多人拿到初級以上技術職稱。
由于狠抓技術創新,公司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次獲得全國水泥品質大對比特等獎,3次獲得全國水泥化學分析大對比“全優獎”,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暢銷關(天)天(水)經濟帶及國家重點工程。
除此之外,企業還深入開展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僅2017年就征集30余項,在生產經營中吸納20余項,起到了降本增效的重要作用。
狠抓班子和企業文化,推進企業“軟實力”
鳳凰山海螺公司為了加強班子教育管理工作,堅持經常性學習教育,采取辦培訓班、上黨課、舉行報告會和組織專題討論等形式,組織班子和干部職工集體學習,倡導自學。
特別是從2016年開始,公司將每月15日、30日定為“學習日”,共開展集中學習16次,公司領導講課9次,干部職工參加學習率達100%,人均記筆記超過1萬字。
公司堅持任人唯賢的導向、偏向基層的導向、清正務實的導向。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干部隊伍考察考評工作,從理論知識、年度業績、分管指標等方面進行述職考評。近5年來,公司員工未發生違紀違法行為。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公司投資6萬余元,建起8個獨具特色的黨建宣傳造型。累計被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報道22次,受到海螺集團黨辦、組織人事部通報表揚。
出版了陜西建材行業第一部員工新聞作品選,在全國范圍內有力地宣傳了建材行業文化;在海螺集團子公司中率先推進員工宿舍標準化建設,投資46.3萬元,為宿舍樓和生產現場值班室安裝空調199臺,投資14.9萬元,為宿舍樓配置了230個柜子,建設晾衣房8間,統一更換床鋪四件套,同時全面實施了薪酬制度改革,與368名員工簽訂企業年金協議。建起了員工活動室、閱覽室、籃球場,改造了員工浴室,安裝了凈化水裝置,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增強了員工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
加強改進黨的建設,促進生產經營融合
鳳凰山海螺公司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布置、同落實、同考核,每月召開黨委會,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國家領導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破解制約生產經營的突出問題,部署各階段重點工作,全面落實指標對標考核管理。
2017年共召開黨委會議12期,研討黨建議題30多項,辦結率100%。將黨建目標管理指標立項分解,簽訂《黨建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一層抓一層,層層抓黨建工作落實的責任體系。在海螺集團子公司中率先開展了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創建工作,2018年10月首批通過海螺集團黨委的驗收。
連續4年被中共岐山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委成員及支部書記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堅持每月初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以表格化形式安排當月工作,月底進行驗證、形成閉環。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經營,各項經濟指標大幅優化,2018年1~10月實現利潤創歷史新高。
嚴格遵守產業政策,推進落實社會責任
作為國有控股企業,鳳凰山海螺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嚴格遵守建材工業產業政策和行業宏觀調控政策,認真執行國家和行業標準,去產能、補短板、調結構、穩增長。
2013年果斷拆除寶雞海螺分廠3條日產1000噸生產線,2014年6月又將日產2500噸生產線窯和兩臺磨停運,受到國家工信部和安監總局檢查組的充分好評;
公司認真貫徹陜西省治理霧霾計劃和錯峰生產要求,近3年來,在陜西省建材企業中帶頭每年停窯不少于5個月,去產能70余萬噸;
積極參與地方精準扶貧工作,組織員工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共捐款3.5萬元,救助地方特困家庭13戶,彰顯了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贊揚;
認真落實國家領導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指示,在廠區栽植花草樹木10萬余株,礦山覆土30萬立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面積的100%,實現天藍、地綠、水凈,今年8月一舉通過陜西省綠色礦山驗收;
堅持每年投資300余萬元用于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整治現場標識牌和警示牌,建起陜西省建材企業第一家地下安全文化長廊,2017年5月通過國家一級安標企業驗收;
積極開展生產現場環境治理,近3年來,累計投資2000余萬元,建起原材料堆棚、骨料庫,堅持不懈進行脫硝脫氮、噪音、粉塵治理,購置灑水車3臺,道路清掃車1臺,建起洗車臺2處、污水處理廠3處,受到國家環保部督察組的好評。
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