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荊岳長江大橋到隨岳高速公路,從武廣高速鐵路到城陵磯新港碼頭,從華能三期到岳常高速公路,眾多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中,到處都有岳陽華新水泥的身影。
位于云溪區永濟鄉境內華新水泥(岳陽)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百年品牌的水泥企業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自2005年投產以來,公司憑借雄厚的經濟和技術力量,生產線使用先進的粉磨新技術,充分利用華新的熟料及華能、岳化的粉煤灰資源,生產優質高標號水泥,有效調整了岳陽的水泥產業結構,在美麗的巴陵大地,岳陽華新水泥筑起了座座豐碑,為岳陽市乃至湖南省水泥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從傳統水泥生產向綠色環保轉型
進入21世紀,華新緊抓我國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發展機遇,依據“低能耗、高環保、高技術、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思路,突出“環保轉型”戰略,大力推動企業實現跨越發展。
在水泥行業率先推動并開展可替代原、燃料的研發與應用,形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技術和環保解決方案,成功實現從傳統水泥生產企業向綠色環保企業的轉型。
企業也從一家單純從事水泥生產的企業發展成為集水泥、混凝土、骨料、環保處置、裝備制造及EPC工程、高新建材等業務的全球化建材集團。
在我國日益加速的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如何實現大量城市生活垃圾安全、無害化處置,成為各地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
2007年,針對生活垃圾“成份復雜、熱值低”特性,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開始致力于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成套技術的研發和實踐,成立華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加快推進企業環保轉型。
2017年,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窯高效生態化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成套技術與應用”成果,榮獲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和努力,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整套水泥窯協同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置技術與裝備,取得了91項相關專利,涵蓋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業危廢、污染土、漂浮物的五大環保業務處置平臺。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十年磨一劍之功,趟出一條新路子——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棄物,有效緩解了“垃圾圍城”問題,不僅為建設美好生活提供可信賴的建筑材料,而且為行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新思路。
在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現代水泥技術的支持下,經過10多年的發展,華新水泥(岳陽)有限公司步入了快車道,生產規模由最初的60萬噸/年翻升到200萬噸/年,并且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了市場的考驗與認可。
建成長江岳陽段唯一收塵散貨碼頭
華新水泥(岳陽)有限公司每年需求近60萬噸煤渣,不但解決華能岳陽電廠每年55萬噸粉煤灰問題,還解決了城陵磯綜合保稅區25噸燃煤鍋爐的煤渣問題,為園區建設奠定了低碳發展的產業基礎。
公司水泥原材料熟料、石膏、碎石均從長江船運至自有的散貨碼頭進廠,利用躉船吊機用抓斗從運輸船里抓起散狀物料,提至約10米高處卸到特定料斗,料斗下面為帶式輸送機。此作業方式物料落差大,加上未設計安裝收塵設備,吊料時造成的揚塵很大。
由于長江常年風力較大,卸料過程中揚塵四處飄散,對長江造成了一定污染。并且,四處飄散的揚塵也給生活在長江邊的居民生活造成困擾。不僅如此,飄散的熟料也給公司經濟造成嚴重會損失。多年來,公司賬面賬物不符。經公司的分析和事業部的專項調查,認為與揚塵產生的損耗有一定的關系。
作為一家以高環保為己任的公司,特別是在在倡導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今年,公司決定在投資150萬元,改造碼頭收塵系統,進一步提升了碼頭收塵效果。目前,公司已在露天開口倉卸料斗安裝收塵器,該散貨碼頭也成為了長江岳陽段唯一一座建有配套收塵設施的散貨碼頭。
在此基礎上,公司將收塵器的安裝范圍不斷擴大,通過持續的投入,公司從原料進廠碼頭至水泥裝包發貨,共有收塵器28臺,較好地滿足了國家及社會不斷發展和提升的環境保護標準。
2011年公司通過清潔生產報告審核,并于2013年通過驗收;2015年首次通過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由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審核發證,并每年進行審核檢查;2018年,根據新的環保排放標準,順利獲得排污許可證。
為建設美好生活提供可信賴的建筑材料,這是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華新水泥(岳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生產出高質量、高技術的建材產品,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為岳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來源:岳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