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以水泥為主體的混凝土,其生產所需的砂石和沙子,每年的消耗高達10億噸,造成了大量山體植被和河道的破壞流失。早在幾十年前,由于水泥的價格非常昂貴,人們為了降低成本,通常將火力發電廠產生的粉煤灰等。工業廢礦渣加入到水泥中,一開始以為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但隨著工程應用的增加,這種向水泥中添加工業礦物廢棄物,偷工減料的做法人們發現不僅沒有壞處,反而提升了混凝土的性能。
礦渣和鋼渣的加入能增強混凝土性能
后來經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礦渣和鋼渣的加入,可以使混凝土的混合和成型更加容易,性能也更加穩定,隨著混合礦渣用法的推廣,原來發電廠花錢請人清理的粉煤灰,也逐漸賣到了脫銷。后來中國的材料科學家研究發現,工業廢料成為炙手可熱的建筑用料并不是偶然,其中包含著復雜的化學原理,廢棄的工業廢料是有一定的化學活性,但它們不會輕易顯露出來。
混合型混凝土的成型需要一定的條件
水泥與水混合,與沙子砂石,粘連在一起的化學過程叫做水化,在其中會產生有害的副產物,但就是這些副產物就可以激發工業廢料的化學活性,從而形成高強度的水泥石,不僅使混凝土的強度提高,也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當然工業廢料與水泥的混合再利用也沒想象的那么簡單,它也受混合用料的種類,比例,周圍的環境的溫度等影響,否則就會含有未融合雜質,膨脹的裂縫,反而最后會損害混凝土的強度和性能,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工業廢料都能當作建筑材料,每種可利用的工業廢料就一定能成功被混合。
偌大的市場且待開發
所以工業廢料的再利用有了一個突破口和方向,雖然有接近幾百億美元的市場,但距離大規模利用仍有一段距離!目前人類對工業廢料的再利用僅僅是起步,我國也已經投入人力物力進行工業廢料的研究,其方向是將每年產生成千上萬噸噸工業廢棄物,重新投入到生活和工業當中。中國作為一個基建大國,對于承擔眾多的建筑任務,每年生產的水泥和產生的工業廢料巨量,環保形勢非常嚴峻,但我國的工業廢料研究也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相信距離高效利用已是不遠!
來源:國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