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的廠房、先進的設備、領先的技術……成立14年,金牛水泥各生產區域都換上了“新裝”。為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促進產業升級,實現技術進步,金牛公司積極推進技術改造,走進廠區內部,瞬間可以感受到這些年來金牛水泥經歷的蛻變。
“如果不搞技術改造,金牛水泥可能就要被淘汰。”金牛公司生產調度中心主任馮年說。
作為傳統產業,推進環保技改,是公司發展的當務之急。金牛公司通過原有技術的改進和新技術的引進,不斷提升企業的環保管理水平,在有組織污染物、煙氣氮氧化物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改善效果。
氮氧化物排放指標一直是企業關注的重點。2018年11月,金牛公司通過多次外出取經學習,共投入100多萬元,在窯尾實施分級燃燒技改。技改后,在不影響熟料產量質量和能耗的前提下,使用同等氨水可降低窯尾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約30%。
技改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
在廠區內的DCS中控室里,工作人員正聚精會神地盯著眼前的電腦屏幕。“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實行實時監測,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馮年說。
在實行管理技改前,耗費的不僅是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導致資源管理滯后。
馮年介紹,新的能源管理系統,不僅可以對工藝中的能源變化實時跟蹤報警,發現單靠人力發現不了的問題,用工也由原來的400多人優化為300多人,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益。
讓金牛人驕傲的,除了氮氧化物排放指標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建設現代管理系統,還有就是生產設施技改實現了大幅降低成本的目標。
最有說服力的是公司效益。近幾年,金牛公司共投入4000多萬元實行生產技改,經過6年的努力,金牛公司熟料綜合煤耗下降了8.5公斤,電耗下降了7.9度,年節約煤1.5萬噸,節電一千萬度,年創經濟效益達1600多萬元。
變則立,不變則廢。可以說,沒有近年來的技術創新,就沒有金牛水泥現在的局面。公司將繼續對生產工藝進行技改,進一步降低能耗,降低排放指標,力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