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能耗成本占總成本50%的高能耗行業,水泥行業一直都在尋找降低用能成本的空間。
2015年,國務院發布電力體制改革9號文以來,水泥企業開始逐步參與到市場化購電中來,期望從降低電價上來找尋更多的利潤空間。但對比參與市場購電之前,影響企業用電成本的因素有所增加。對于水泥生產企業來說,市場電價波動帶來了潛在的風險,而更加復雜的用電結算和交易無疑大大增加了工作難度。
在目前的情況下,水泥企業往往有如下兩種選擇:
1、 選擇直接與發電廠進行交易,但需承擔偏差考核可能帶來的懲罰性電費;
2、 與愿意承擔偏差考核罰款的售電公司進行合作,簡化企業自身管理工作。
這兩種方式從本質上來講,都是將降低成本的核心集中在降低電價上,而忽略了控制偏差考核風險對企業降低用電成本的重要作用。市場化真正的目的在于讓各種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與利用。為此,四川萬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購電專家為我們分享了一些他們團隊在研究中摸索出來的方法。
在長期的研究探索中,萬益能源發現,發電廠的發電收入、售電公司的交易量與用電企業的用電成本三者之間可以通過優化匹配達成多方共贏的目標。信息與數據更好的互通,能夠減少雙方資金與資源的浪費,實現更大的經濟價值。因此,萬益能源全力打造了一個集發電廠、售電公司及用電企業海量數據于一體的購電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萬益能源能夠從電價、電量和偏差考核風險控制三個方面幫助用電企業擴大盈利空間。
購電前——匹配低價電源
企業在選擇售電公司的時候,價格往往是企業考慮的頭等因素。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單純拼價格的售電公司往往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因此,每家企業在有限范圍內努力尋找一個價格優惠且運營穩定的售電方。那怎樣去尋找呢?以情況最為復雜的四川省為例:
假設某水泥企業需在A、B兩家售電公司選擇一家進行合作。從上圖中可以看出,雖然B售電公司的交易量趨勢與該水泥企業用電趨勢較為符合,但A售電公司交易趨勢更符合市場波動。因此,A公司的成本均價應低于B公司的成本均價。如果A、B售電公司服務質量相同,則A售電公司存在更大議價空間;如果A、B售電公司價格相同,則A公司又更充足的利潤空間來提供穩定的、高質量的服務。
基于上述案例,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萬益能源將會通過大數據匹配的方式,為用電客戶尋找更具有市場優勢的售電公司,尋找更大的議價空間,進而從電價方面,減低企業的購電成本。
生產中——科學管理用量
在完成購電合同后,企業雖然無法再改變電價,但想要控制用電成本依然有計可施。
作為一個智能的數據平臺,萬益能源將企業生產數據、用能數據、設備數據與質量數據打通。通過對企業上述數據的深度采集和分項直觀的展示,以及對各工單、班組、重點設備的能耗指標的科學準確測算,實現班組、產線、企業之間能耗數據的對標,發現不良操作習慣,找到需要優化的環節,形成科學準確的管理和考核辦法,提升企業的用能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最終達到減少用量的目的。
此外,通過平臺高級診斷模塊對企業數據的分析,能夠對球磨機、輥壓機、破碎機等主機設備進行診斷。發現設備的異常工作狀態(如:偏離額定、空轉等),提前進行預警與報警,保證水泥企業生產用電的安全與穩定,減少事故及其帶來的異常能源消耗。將能源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轉變,進一步保障企業穩定高效。
結算時——多樣化控制偏差考核風險
在企業實際的用電過程中,實際用量與預測用量出現偏差在所難免,而各地偏差考核也日趨嚴格。那么,企業如何控制偏差,減少懲罰性電費呢?萬益能源購電專家從兩個維度給出建議:
1、 能源使用情況監測
在對企業用能數據及生產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的過程中,萬益能源購電平臺能夠對企業當月電量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及提示。通過實時提示,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用電計劃,控制偏差,為能源的管理帶來了便利。
2、 平臺內偏差調整手段
去年,電力市場交易種類新增合同電量轉讓交易。用電企業可外購超出合同電量的部分或出售合同電量內未使用部分,以控制偏差。獨立的用電企業在面對合同電量轉讓交易時,尋找合適的交易對象難度較大,且有時需要與多個對象進行溝通才能促成交易。此時,基于對大量用戶數據的采集與分析,萬益能源購電平臺能夠自動為企業匹配最佳的交易對象,撮合雙邊交易,簡化工作,減少偏差電量,最終將企業用電偏差降到最低。
總結萬益能源購電專家介紹的3項節費方式,我們不難發現:在單純的交易外,通過科技的手段不僅能為企業簡化管理工作,還能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大數據和信息平臺的價值正在不斷被發掘與變現,水泥行業參與其中也將因此受益無窮。
降低購電成本,減少用電偏差,請咨詢:張經理1891003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