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新水泥(600801)發布2018年年報,公司2018 年實現收入約274.7億元、同比增長約31.5%;歸母凈利潤約51.8億元、同比增長約149.4%;EPS約3.46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約51.3億元、同比增長約184.3%。公司第4季度實現收入約84.3 億元、同比增長約28.8%;歸母凈利潤約17.7 億元、同比增長約72.2%。公司擬現金分紅1.15 元/股,擬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轉增股本,每10 股轉增4 股。
景氣提升 漲價帶來高盈利
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水泥熟料銷量7072萬噸,同比增長近3%,產量增速較為平穩。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受益于水泥產品價格的提升,我們測算公司2018年水泥熟料噸收入約338 元/噸,較2017年同比提升約68元/噸,其中2018年H2 噸收入約349元/噸,較2017 年H2 同比提升約74元/噸,環比2018年H1提升24 元/噸; 2018年動力煤均價較2017 年保持平穩,成本端變動不大,價格提升帶來了較大的利潤彈性,公司噸歸母凈利約81 元/噸,同比提升約48元/噸。2018年H2 噸歸母凈利潤約89 元/噸,同比提升約50 元/噸,環比2018年H1提升約19元/噸。年度噸盈利創下歷史新高。
優化生產線 國際化布局業內領先
華新水泥海外布局領先,有望受益于“一帶一路”的推進。公司目前海外已投產熟料產能近400萬噸(塔吉克斯坦、柬埔寨合計4條熟料生產線)、約占公司總產能的7%;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披露的規劃,尼泊爾納拉亞尼2800噸/日、烏茲別克斯坦吉扎克4000噸/日兩個國外項目爭取在2019年底前基本建成。2018年海外子公司華新香港(中亞)投資、柬埔寨公司凈利潤分別約12575、12366萬元、較2017年分別增長313%、39%,盈利提升顯著。
國內方面更新與收購繼續擴大產能。公司產能主要分布在中南鄂湘粵豫、西南云貴川渝藏等地,近期通過產能置換方式優化生產線結構,淘汰小型生產線,加大大型生產線比例。公司西藏山南三期3000t/d、日喀則二期3000t/d均已點火,2019年計劃完成湖北黃石和云南祿勸舊產能置換項目的建設。2018年4月公司完成以約2.5億元的價格收購重慶拉法基瑞安參天水泥有限公司100%股權,增加一條5000噸/日的熟料生產線及250萬噸的水泥產能,產能有序擴張。
產業鏈延伸骨料是亮點
公司水泥主業之外一直在積極布局骨料、環保、新材料等業務,打造新增長點;其中骨料業務發展迅速,盈利能力突出。2018 年公司骨料業務的毛利率高達63.8%,骨料業務毛利占公司毛利比重近5%,盈利水平高,2017年公司骨料銷量1153萬噸,2018年為1450萬噸,公司計劃2019年骨料銷售2662萬噸,增幅顯著。當前公司正積極擴建骨料產能,2018年西藏山南300萬噸/年、云南紅河100萬噸/年項目建成投產,公司骨料產能達到2500萬噸/年,四川渠縣、湖南郴州、湖北長陽、云南景洪和臨滄合計年產能共1300萬噸骨料項目開工建設。公司計劃2019年完成四川渠縣、湖南郴州、湖北長陽、云南景洪、臨滄、昭通等骨料項目的建設,啟動湖北襄陽、陽新、貴州水城、云南富民二期、湖南株洲等9個合計年產能2250萬噸骨料項目的開工建設。從公司產能建設進度看,骨料產能增速較快,有望成為未來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下游需求支撐水泥價格維持高位
2019年我國房地產調控力度有所放松,房地產投資韌性十足,同時在國家基建補短板政策的指引下,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整體來看水泥下游需求具備較強支撐。而在供給端,企業協同力度在加強,環保限產大方向并未發生改變,產量難以大幅增長。
信達證券研究員丁士濤4月2日的研報給予華新水泥“買入”評級,認為公司是兩湖、西南市場水泥龍頭,并在西藏、海外市場領先布局,核心區域市場需求兼具韌性(華中華東)和彈性(西南、海外),且供給格局良好,供需關系有望延續較好態勢;同時公司積極布局的骨料等新業務,帶來新增長。
海通證券杜市偉、馮晨陽給予公司“優于大市”評級。認為西南地區受益國家扶貧戰略,需求增長有支撐;海外產能擴張領先,有望受益于“一帶一路”推進,公司擬大力發展的骨料業務毛利率高。預計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別為4.19、4.46、4.75元,給予公司2019 年PE 7~9 倍,合理價值區間29.33~37.71元。
(來源:信息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