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得益于我們企業‘三精化’管理。”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虞菊華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近年來,“南方水泥”在經濟形勢較好的前提下,充分踐行“兩山”理論,大力推行企業“三精化”管理,全面推進環境改造提升,使企業組織更加精簡化,經營更加精益化,生產管理更為精細化。
水泥生產中各種的原料、燃料等需要盛放固定堆棚內。5月20日下午,記者在該公司看到,偌大的廠區空地上,一座長80米,寬54米,總建筑面積4320平方米的原煤堆棚已基本搭建完畢,預計建成后可堆放近800噸的原煤材料。“該項目主要以實施清潔生產為前提,選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及工藝,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有效降低了物耗、能耗。”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常務副總余建洪介紹,公司自2018年起,先后投入600萬元,在進煤板喂機下料口至現煤堆棚尾部增設這樣一鋼結構煤棚,真正實現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
循著“哐啷,哐啷……”的機械作響聲,記者隨后走近水泥廠核心的粉塵處理區———電改袋項目現場,只見藍黃相間的高層建筑間,碩大的風管緊挨林立。“電改帶就是為了實現超低排放做基礎。”余建洪告訴記者,水泥行業按國家標準排放是每立方米20毫克(排放量),而“南方水泥”采用先進的“戈爾帶”,前后耗時半年時間,投入1300余萬元,建成電改袋設備,實現了行內領先的除塵標準,達到每立方米5至6毫克粉塵排放量標準。
“現在的水泥廠已經不是以前‘傻大黑’的破立窯廠了,就像花園式工廠一樣。”在“南方水泥”工作了16年的老員工徐功武自豪地說,眼下,水泥廠的垃圾和危廢,不僅日接日清,還能變廢為寶,實現無害化協同處置。就拿污染排放來說,常山南方水泥執行的排放標準也遠低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