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做產業發展的執行者
過去的十年,水泥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而作為國內水泥行業的最優秀的企業,海螺自然不會落人半步。投資新建、并購重組、產業延伸,多管齊下,招招見效,成為黃金期擴張發展成效最為顯著的企業之一。在此期間,丁鋒同志無論是在海螺水泥基層擔任區域負責人,還是在本部任職部室負責人、公司領導,他始終堅持發展主基調,積極推動實施公司各項發展戰略方針,持續增強海螺的競爭實力和影響力。
在擔任江西、貴州區域主任期間,他組織新建弋陽、贛江、貴陽、遵義等10余家水泥工廠,新增水泥熟料產能超過6000萬噸;在擔任對外經濟合作部部長期間,緊抓行業發展機遇,收購兼并了陜西鳳凰山建材集團、江西圣塔集團、湖南邵陽云峰、貴州六礦瑞安等20多家水泥企業,進一步增強了海螺水泥的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在他主推合作建設的諸多項目中,西藏八宿項目的投資建設最有“故事”。

丁鋒(右二)在基層調研指導工作
八宿海螺是海螺集團在西藏投資建設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國家水泥行業第一個產能異地置換項目。在項目前期論證選址過程中,丁鋒同志帶領項目組前往西藏調研,剛進藏沒兩天,其中3人因高燒不退、高原反應強烈不得不提前返程。面對缺兵少將,丁鋒同志帶領工作組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礦區,應對隨時有落石、塌方危險的沿途道路,繼續帶領工作組考察了山南、日喀則、昌都等地水泥項目,最終順利完成了項目調研任務。2018年3月,昌都八宿海螺水泥項目成功簽約,順利落地。它的建成投產,將極大的促進了昌都地區產業結構升級,有效支援國防建設和藏區脫貧攻堅。
2019年4月29日,西藏八宿海螺正式開工。
緊隨“一帶一路”戰略,做海外布局的踐行者
作為中國水泥行業的領軍企業,海螺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合作共贏為目標,積極推動國際化戰略實施。截至目前,已在近20個國家實現產業布局。但是萬事開頭難,陌生的政治生態、經濟體制、文化差異和人文環境,負責集團海外發展的丁鋒同志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在柬埔寨調研期間,丁鋒同志帶領工作團隊沿著整個柬埔寨國家的石灰石資源分布帶,從南到西跋山涉水1000多公里,期間還要克服東南亞的濕熱天氣、蛇蟲蚊蟻的侵擾以及飲食習慣的差異等諸多困難,甚至還跑進過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尚未清理的雷區。正是有了他這樣的潛心付出,最終確定馬德望作為項目建設選址。但是事情并非到此結束,作為外國水泥企業想在柬埔寨立足并非易事。于是,他又帶領團隊,先后與柬埔寨太平洋集團、柬埔寨貢布水泥公司先后進行了12輪的商務談判,最終達成了馬德望項目合作協議。目前,馬德望海螺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已建成投產,極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和產業結構升級。
丁鋒實地察看柬埔寨馬德望海螺廠區規劃建設
2018年5月31日,柬埔寨王國首相洪森出席馬德望海螺投產剪彩儀式,現場與丁鋒親切握手。
風景優美的柬埔寨馬德望海螺
布局緬甸期間,緬甸國家工業部發布了皎施水泥廠項目的全球招標信息。丁鋒同志得到這個信息后,他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及時與緬甸合作方組成聯合投標體共同投標。
期間,他一年內往返緬甸14次,多次組織專家修訂完善投標方案,并成功邀請緬甸工業部到國內的海螺企業現場參觀、調研。正是有了他的精心策劃和潛心研究,最終通過多輪競標,海螺在全球近60家投標單位中脫穎而出(技術標排名第一,商務標排名第三),被緬甸工業部確定中標單位,實現了海螺首次境外BOT項目的突破,邁出了在緬甸發展的重要一步。
目前已建成投產后的皎施海螺被緬甸工業部評為緬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實施標準和標桿企業。
緬甸皎施海螺項目投標現場
落實規劃發展路徑,做集團跨500強企業的前行者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海螺集團“十三五”期間完成“一強三冠”的規劃發展目標。面對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如何實現集團跨越式轉型發展,這一問題又被擺到了負責集團戰略規劃發展的丁鋒同志面前,他摸索著、思考著,最終確定了國有資產對接這條路。
海螺集團沒有重組大型國企的經驗,如何讓國資產業對接實現量效同增?也困擾了他許久。但他以基于全面性調研和對行業發展的科學預判為前提,多次組織各產業板塊認真謀劃發展規劃的分解、落實和協同推進。
海螺集團召開與國貿集團業務對接會議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集團公司成立了由丁鋒同志牽頭的工作專班配合國資委改革部門就國貿集團重組方案展開多輪磋商,他多次組織人員落實清產核資、收購暨增資協議簽署、資金配套籌集、并表對接等工作,最終在2018年12月份實現了海螺集團與安徽國貿集團并購重組,為海螺集團成為世界500強企業奠定了重要基礎。
今年7月份,海螺集團最終以284.9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成功邁進世界500強企業,并名列第441位,提前一年半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標任務。
以多元化發展為目標,做集團轉型發展的先驅者
“十三五”期間,集團公司提出了加快推進轉型發展、實現集團產業多元化的發展目標。作為集團公司總經濟師,這個發展目標自然落到丁鋒同志的頭上。他帶領工作組歷經近一年的時間開展了多業態的項目調研論證,最終確定了以建立投資公司為發展平臺、以發展與水泥主業相關聯的新材料和新能源為突破口,初步搭建了集團多元化發展平臺和路徑。
在2017年11月,成立了由丁鋒同志兼任總經理的海螺投資公司。公司剛成立,便將水泥外加劑和混凝土減水劑行業作為投資公司第一個發展目標。以集聚國內技術和市場資源為原則,通過多輪商務談判,成功收購了在水泥外加劑行業國內排名前列的山東宏藝科技公司和鑫統領集團,并以此組建海螺新材料公司。目前,海螺新材料公司已經成為水泥外加劑行業的國內龍頭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30%,累計實現銷售收入6.2億元,利潤1.2億元。當然,新材料公司的發展并未止步于此,在他的策劃和調度下,今年6月份海螺新材料在寧波石化園區投資建設年產40萬噸水泥外加劑和60萬噸混凝土減水劑石化工廠。建成后,海螺新材料將成為國內該行業產業鏈延伸最長、擁有最大產能單一工廠的企業。
2018年5月11日,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協議簽署,丁鋒(左一)代表公司在協議上簽字。
涉足新能源,也是丁鋒同志準確把握國家光伏、儲能行業政策調整又一表現。在全面分析梳理行業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的基礎上,在新能源成立初期便確立了“以內為主,以外為輔,質量優先,體量漸進”的發展思路。
特別是在“5.31”光伏新政策出臺后,國內光伏產業一片“慘淡”時期,他敏銳地察覺到光伏建設成本必將大幅下降,他要求新能源公司全力推進集團內部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已投資建成7個分布式光伏電站,6個分布式光伏電站在建。并在行業低潮期間,成功收購了陽光電源宿州埇橋50MW光伏項目,新能源公司設立當年就實現了光伏發電能力超過101MW。
同時,結合海螺下屬工廠24小時連續運轉的生產狀態,要求新能源公司進入用戶側儲能電站行業,先后在淮安海螺、張家港海螺建成2家儲能電站,儲能規模達到44MW,用戶側儲能規模位居國內第一。
海螺蕪湖弋江園區光伏電站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海螺集團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正是有了很多像丁鋒同志這樣不忘初心、敬業奉獻、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的好干部。展望未來,他將一如既往,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為把海螺早日打造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