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09:09:59 來源:天津生態環境廳

    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水泥人網消息:日前,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發布《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稱啟動重污染天氣響應后實施工業企業減排措施。

            其中提到,所有水泥粉磨站、渣土存放點全面停止生產、運行;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攪拌站停止生產,嚴格落實封閉、苫蓋等降塵措施,并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征求意見稿)

      依據生態生態環境部《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環辦大氣函〔2019〕648號)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我局對《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了重新修訂,現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為9月5日至20日,我局在天津市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設置了電話、電子郵箱。地址:天津市南開區復康路17號,郵編:300191;聯系電話:87671342、87671815;電子郵箱:wanghu@hjbh.tj.gov.cn

      2019年9月5日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為全面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相關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機制,確保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削減污染峰值,保障公眾健康,確保按照國家要求,重污染天氣期間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主要污染物在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期間減排比例分別達到全社會占比的10%、20%和30%以上。

      1.2 編制依據

      1.2.1 國家及生態環境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環辦大氣函〔2019〕648號)。

      1.2.2 本市相關文件

      《天津市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天津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津政發〔2013〕3號)、《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津黨發〔2018〕26號)。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天津市行政區域內發生重污染天氣的預警和應急響應。

      本預案所稱重污染天氣,是指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空氣質量指數(AQI)級別達到五級(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程度的大氣污染。對因沙塵暴和臭氧形成的重度污染不執行本預案。

      1.4 預案體系

      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包括: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預案、各區人民政府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實施方案及重點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

      2 組織機構構成與職責

      2.1 領導機構及職責

      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總指揮由分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副市長擔任,副總指揮由市人民政府分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副秘書長和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擔任。應急指揮部的主要職責: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建立預警應急指揮系統,組織實施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

      2.2 辦事機構及其職責

      應急指揮部的辦事機構是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作為常設機構,設在市生態環境局,主任由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擔任,工作人員為專職人員。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適時修訂《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按程序報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發布實施;負責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組織落實應急指揮部決定,協調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應對重污染天氣相關工作;組織對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應急保障預案和各區人民政府應急保障實施方案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應急指揮部,并移交相關部門追究責任。

      2.3 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和各區人民政府職責

      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和各區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分工編修應急保障預案及應急保障實施方案,并按規定時間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在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有效組織落實各項應急措施并對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按要求做好應急響應各環節的工作記錄和臺賬,每日向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送進展信息(具體職責見附件)。

      2.4 專家組及其職責

      根據本市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實際,聘請有關專家組成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專家組,為本市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提供業務咨詢、決策建議和技術支持。

      3 預警

      3.1 預警的分級

      重污染天氣預警分級標準統一采用空氣質量指數(AQI)為指標,預測AQI日均值按連續24小時(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計算。重污染天氣預警級別從低到高分為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三級,紅色為最高級別。各級別分級標準為:

      黃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短時出現重度污染、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橙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

      紅色預警:預測AQI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AQI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或預測AQI日均值達到500。

      3.2 預警的發布

      3.2.1 監測預警

      市生態環境局和市氣象局聯合組織開展本市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會商工作。市生態環境局負責本市空氣污染物的監測預警及動態趨勢分析;市氣象局負責本市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預報和大霧、霾、沙塵暴天氣監測預警。

      3.2.2 預警信息的發布

      (1)當預測到未來空氣質量可能達到預警啟動條件時,提前24小時以上發布預警信息、或按照區域應急聯動要求及時啟動預警。當監測空氣質量已經達到重度污染,且預測未來24小時內空氣質量不會有明顯改善時,根據實際污染情況盡早啟動或調整相應級別的預警。當預測AQI日均值>200持續1天,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標準時,由生態環境部門隨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發布健康防護提示性信息。

      (2)黃色預警經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批準;橙色預警經市人民政府分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副市長批準;紅色預警經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批準。黃色預警信息以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名義發布,橙色、紅色預警信息以市人民政府名義發布:

      一是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過文件傳真的方式向市政府總值班室、各成員單位和各區人民政府發布預警信息。各責任部門和各區人民政府接到預警信息后,根據預警級別,立即通知管轄范圍內的各單位及工業企業、各類施工工地、學校及幼兒園、機動車車主及駕駛員等啟動(調整或終止)應急響應。

      二是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通過微信、手機短信向各責任部門和各區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及聯絡員發布預警信息。

      三是由市政府新聞辦通過本市廣播電臺、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及“天津發布”微博門戶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

      3.3 預警等級調整和預警解除

      預測AQI日均值發生變化時,及時調整預警等級或解除預警。解除或調整預警信息的發布程序同啟動程序一致。當預測或監測空氣質量改善到相應級別預警啟動標準以下,且預測將持續36小時以上時,可降低預警級別或解除預警,并及時發布預警調整或解除信息。當預測發生前后兩次重污染過程,且間隔時間未達到36小時,按一次重污染過程從高級別啟動預警。當預測或監測空氣質量達到更高級別預警條件時,盡早采取升級措施。

      4 區域應急聯動

      接到生態環境部或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通報預警提示信息,及時發布預警,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組織實施應急措施,與周邊城市共同應對區域重污染天氣。

      5 應急響應

      5.1 響應分級

      對應預警等級,實行三級響應。

      (1)當發布黃色預警時,啟動Ⅲ級響應。

      (2)當發布橙色預警時,啟動Ⅱ級響應。

      (3)當發布紅色預警時,啟動Ⅰ級響應。

      5.2 響應的啟動

      預警信息一經發布,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按照各自應急保障預案和實施方案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組織落實應急響應措施,對于機動車限行、中小學及幼兒園停課措施的執行起始時間按照當次預警發布通知的具體規定執行。應急指揮部建立協調機制,在Ⅰ級響應時召開協調會議,在Ⅱ級或Ⅲ級響應時適時召開協調會議,對應急工作進行部署。在啟動應急響應措施的同時,各區可根據污染特征,在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實施有針對性的應急減排措施,確保應急實效。


      5.3 響應措施

      5.3.1 Ⅲ級響應措施

      健康防護指引:

      (1)提醒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以及過敏性疾病患者應當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2)中小學、幼兒園停止戶外課程及活動。

      (3)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防護宣傳和就醫指導。

      建議性措施:

      (1)倡導公眾綠色出行和綠色生活,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減少祭祀燒紙等行為。

      (2)加強公交運力保障。

      強制性減排措施:

      (1)對工業企業管控,應以行政區為單位。各區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指導企業根據污染排放績效制定不同的減排措施,嚴禁采取“一刀切”減排方式,通過停止生產線或主要產排污環節(設備)排放污染物,以及提高治污效率等措施,保證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30%以上。

      各區按照《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指導重點行業企業分類制定并落實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對不可中斷或中斷周期超過24小時的生產線或生產工序,提前指導企業調整生產計劃,確保預警期間達到減排比例要求,其他行業按照應急減排清單要求落實應急減排措施。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公共及自備煤電機組以及其他已備案的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的企業,應根據協同處置量核算最低生產負荷。

      (2)納入應急減排清單落實應急減排措施的工業企業應按要求制定停限涉氣工序、提高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等具體措施的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并在廠區入口顯著位置設立公示牌,公示執行措施。

      (3)停止室外建筑拆除、噴涂粉刷、護坡噴漿作業。

      (4)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停止所有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業(包括:停止土石方開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作業,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溝開挖作業)。

      (5)未安裝密閉裝置的煤炭、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運輸車輛禁止上路行駛。

      (6)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所有水泥粉磨站、渣土存放點全面停止生產、運行;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攪拌站停止生產,嚴格落實封閉、苫蓋等降塵措施,并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7)全市各區主要道路采取科學措施,根據空氣相對濕度,加大或降低濕法作業頻次,濕法作業頻次降低時應適當加大吸掃作業力度。

      5.3.2 Ⅱ級響應措施

      健康防護指引:

      (1)提醒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以及過敏性疾病患者應當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確需外出的,應當采取防護措施。

      (2)中小學、幼兒園停止戶外課程及活動。

      (3)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防護宣傳和就醫指導。

      建議性措施:

      (1)倡導公眾綠色出行和綠色生活,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減少祭祀燒紙等行為。

      (2)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盡量減少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涂料、油漆、溶劑等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

      (3)加強公交運力保障。

      強制性減排措施:

      (1)對工業企業管控,應以行政區為單位。各區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指導企業根據污染排放績效制定不同的減排措施,嚴禁采取“一刀切”減排方式,通過停止生產線或主要產排污環節(設備)排放污染物,以及提高治污效率等措施,保證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40%以上。各區按照《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指導重點行業企業分類制定并落實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對不可中斷或中斷周期超過24小時的生產線或生產工序,提前指導企業調整生產計劃,確保預警期間達到減排比例要求,其他行業按照應急減排清單要求落實應急減排措施。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公共及自備煤電機組以及其他已備案的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的企業,應根據協同處置量核算最低生產負荷。

      (2)納入應急減排清單落實應急減排措施的工業企業應按要求制定停限涉氣工序、提高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等具體措施的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并在廠區入口顯著位置設立公示牌,公示執行措施。

      (3)停止室外建筑拆除、噴涂粉刷、護坡噴漿作業。

      (4)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停止所有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業(包括:停止土石方開挖、回填、場內倒運、摻拌石灰、混凝土剔鑿等作業,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溝開挖作業)。

      (5)未安裝密閉裝置的煤炭、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運輸車輛禁止上路行駛。

      (6)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內,停止使用國二及以下燃油非移動道路機械(清潔能源除外)。

      (7)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所有水泥粉磨站、渣土存放點全面停止生產、運行;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攪拌站停止生產,嚴格落實封閉、苫蓋等降塵措施,并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8)全市各區主要道路采取科學措施,根據空氣相對濕度,加大或降低濕法作業頻次,濕法作業頻次降低時應適當加大吸掃作業力度。

      (9)本市及外埠牌照中型重型載貨汽車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高速公路除外)全天實行按車牌尾號單雙號行駛(保證安全生產運行,運輸民生保障物資或特殊需求產品,承擔急救、搶險等任務,掛新能源牌照及本市未更換新能源牌照的新能源汽車除外)。外環線以內道路本市及外埠牌照中型重型載貨汽車日常車牌尾號限行措施暫停執行,其他限行措施繼續執行。

      (10)港口集疏運機動車進出港區全天按車牌尾號單雙號行駛(保證安全生產運行,運輸民生保障物資或特殊需求產品,以及為外貿貨物、進出境旅客提供港口集疏運服務的,掛新能源牌照及我市未更換新能源牌照的新能源汽車除外)。

      5.3.3 Ⅰ級響應措施

      健康防護指引:

      (1)提醒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以及過敏性疾病患者應當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確需外出的,應當采取防護措施。

      (2)中小學、幼兒園采取彈性教學或停課等防護措施。

      (3)醫療衛生機構加強對呼吸類疾病患者的防護宣傳和就醫指導。

      建議性措施:

      (1)倡導公眾綠色出行和綠色生活,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電動汽車等方式出行,減少祭祀燒紙等行為。

      (2)倡導公眾綠色消費,盡量減少含揮發性有機物的涂料、油漆、溶劑等原材料及產品的使用。

      (3)停止舉辦各類大型戶外活動。

      (4)加強公交運力保障。

      強制性減排措施:

      (1)對工業企業管控,應以行政區為單位。各區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指導企業根據污染排放績效制定不同的減排措施,嚴禁采取“一刀切”減排方式,通過停止生產線或主要產排污環節(設備)排放污染物,以及提高治污效率等措施,保證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50%以上。各區按照《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指導重點行業企業分類制定并落實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對不可中斷或中斷周期超過24小時的生產線或生產工序,提前指導企業調整生產計劃,確保預警期間達到減排比例要求,其他行業按照應急減排清單要求落實應急減排措施。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公共及自備煤電機組以及其他已備案的承擔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的企業,應根據協同處置量核算最低生產負荷。

      (2)納入應急減排清單落實應急減排措施的工業企業應按要求制定停限涉氣工序、提高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等具體措施的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并在廠區入口顯著位置設立公示牌,公示執行措施。

      (3)停止室外建筑拆除、噴涂粉刷、護坡噴漿作業。

      (4)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停止全市可能產生大氣污染的與建設工程有關的生產活動(塔吊、模板工程、鋼筋工程、幕墻工程、地下施工等不產生大氣污染的工序除外)。

      (5)未安裝密閉裝置的煤炭、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運輸車輛禁止上路行駛。

      (6)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施工工地、工業企業廠區和工業園區內,停止使用國二及以下燃油非移動道路機械(清潔能源除外)。

      (7)除涉及重大民生工程、安全生產及應急搶險任務外,所有水泥粉磨站、渣土存放點全面停止生產、運行;全市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攪拌站停止生產,嚴格落實封閉、苫蓋等降塵措施,并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8)全市各區主要道路采取科學措施,根據空氣相對濕度,加大或降低濕法作業頻次,濕法作業頻次降低時應適當加大吸掃作業力度。

      (9)本市及外埠牌照機動車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道路(高速公路除外)全體實行按車牌尾號單雙號行駛(保證安全生產運行,運輸民生保障物資或特殊需求產品,承擔急救、搶險等任務,掛新能源牌照及我市未更換新能源牌照的新能源汽車除外)。外環線以內道路本市及外埠牌照機動車日常車牌尾號限行措施暫停執行,本市其他機動車限行措施繼續執行。。

      (10)港口集疏運機動車進出港區全天按車牌尾號單雙號行駛(保證安全生產運行,運輸民生保障物資或特殊需求產品,以及為外貿貨物、進出境旅客提供港口集疏運服務的,掛新能源牌照及我市未更換新能源牌照的新能源汽車除外。

      5.4 響應措施的監督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對全市應急措施落實情況加強抽查檢查。自預警信息發布24小時后,對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要制定督查檢查工作方案,督促本行業、本轄區具體應急措施的落實,并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每日17︰00前向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送響應落實情況。

      5.5 響應終止

      預警解除即響應終止,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負責通知采取響應措施的單位終止響應。

      6 總結評估

      響應終止后,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對響應過程和響應措施效果進行總結、評估。

      7 監督管理

      7.1 公眾宣傳

      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手冊、刊物、宣傳畫等手段,及時廣泛宣傳重污染天氣的各項應急法律、法規,積極向群眾宣傳重污染天氣的健康防護常識和技能。

      7.2 應急演練

      適時組織應急演練。根據演練情況及時修改、完善相應的應急保障預案和實施方案。

      7.3 應急培訓

      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培訓,增強有關部門、各區人民政府應對重污染天氣的思想準備、技術準備、工作準備。

      7.4 責任追究

      市、區有關部門要加大應急響應期間的執法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對重污染天氣期間發現的應急響應措施未落實到位、企業違法排污等問題要依法嚴肅處理。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問題導致應急措施未有效落實的,依據《天津市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和《天津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的追責程序進行追責。

      8 附則

      本預案由應急指揮部組織實施,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

      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根據本預案制定本部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預案,對涉及本部門監管的單位要及時更新減排措施項目清單并落實措施;各區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預案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實施方案,方案中要包括本行政區域工業源、揚塵源和涉供暖工業企業減排措施清單。各成員單位、各區人民政府的重污染天氣應急保障預案和保障實施方案應及時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每年9月底、12月底將更新后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天津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通知》(津政辦發〔2018〕65號)同時廢止。

      (來源:天津生態環境廳)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cementren;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offce@cementren.com,QQ:1229919202業務咨詢:18911461190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亚洲av无码不卡|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