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綠色發展,開啟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全新路徑,讓綠色真正成為了石門發展的最美底色,讓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了生態紅利。
石門是遠近聞名的礦產資源大縣,全縣有近百家礦山企業,2014年,石門“壯士斷腕”,對24家磚廠實施關閉,成為湖南省首個全面取締粘土磚廠的縣;2015年,2016年,關停涉水污染工業企業32家,對矽砂企業進行全面整治,重拳出擊嚴厲整治矽砂盲目開采,對28家畜禽規模養殖場進行退養,對皂市水庫9321平方米養殖網箱進行全部撤除;2017年,整改關停重點工業污染源63處,2018年,關閉非法砂場碼頭17家,清理僵尸船”4艘,退養養殖場41家,撤除自然保護區小水電4家,取締仙陽湖非法釣船臺464只,區域內所有煤礦依法關閉。
對不能按期整改到位的企業,由責任單位依法依規提請政府關閉。
經過集中整治,昔日黃水泛濫、山體裸露、粉塵漫天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山重新變綠了,水重新變清了,震耳欲聾的放炮聲也沒了,人民群眾拍手稱快。
雄黃礦修復前舊照
雄黃礦修復后
白云鎮鶴山村的雄黃礦礦區,曾是亞洲最大的單砷礦,經過多年開采和冶煉,礦區周邊30多平方公里的土壤遭到嚴重污染。
2009年至2011年,石門縣政府依法關閉了水泥廠、雄黃礦業、雄黃化工。2012年9月,《石門雄黃礦區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正式啟動。
目前,雄黃礦區域治理已完成一、二、三、四期工程建設并通過驗收,五期工程正在有序推進,污染源頭得到有效控制,礦區不再產生新的污染,礦區內砷渣砷泥等得到了安全處置,含砷污水經過科學處理實現達標排放,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已是綠草茵茵。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在做好生態“減法”的同時,石門也全力做好生態“加法”。特別是在工業項目上,延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一大亮點。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利用窯尾余熱配建1.8萬千瓦低溫余熱發電系統,同時利用水泥窯處理城鄉生活垃圾,垃圾焚燒產生的熱能用于發電,廢渣全部用于水泥生產,一舉三得,變廢為寶。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5萬噸,減排CO2約12萬噸。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 譚小成
態既是底線和底色,也是機遇和紅利。這一加一減也讓石門傳統產業走上了一條轉型升級的生態之路,一個個循環經濟企業,一個個節能降耗項目,支撐起了石門縣生態工業經濟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