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四月西安市政府曾發布《西安市 2019 年藍天保衛戰工作任務清單》明確:壓減水泥產能方面,壓減西京水泥有限公司產能 30 萬噸;制定西安藍田堯柏水泥有限公司到 2020 年底前的產能壓減計劃,2020 年底停止生產。同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方面,對全市涉及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磚瓦窯(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等重點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清單。分行業確定停產、限產企業名單。
地鐵建設工地利用除塵霧炮機和揚塵在線監測系統防治揚塵污染(資料照片)。(首席記者 李明 攝)
作為汾渭平原攻堅行動中唯一的省會城市,西安是重點治理對象,每當空氣質量不太好的時候,大家談論的話題,都離不開霧霾與藍天。
這次的攻堅行動方案中要求,西安PM2.5考核指標同比再下降2%。這個任務的難度有多大?西安市將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證此項考核指標順利完成呢?
西安市副市長強曉安表示,近年來,西安市大氣環境質量的逐步好轉,離不開全體市民朋友和各方各界的努力。2018年秋冬季西安市PM2.5同比下降7.5%,不但完成了汾渭平原下達下降4.5%的考核指標,改善率也位列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39個城市(京津冀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第二名。今年,汾渭平原下達西安市PM2.5考核指標是同比下降2%,這就意味著自今年10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西安市PM2.5控制指標要達到83微克/立方米(2018年秋冬季為86微克/立方米),需下降3個微克。
從西安市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源解析結果看,西安市PM2.5來源主要為:揚塵源21.8%、生物質燃燒17.3%、機動車11.4%、工業源和燃煤源兩者貢獻和為17.7%,故西安市今年秋冬季的主攻方向為“塵、煤、車、源”四個方向。
在揚塵污染管控方面,按照省上統一要求,全市不強制性實施冬防期“禁土令”,但所有施工工地必須落實“六個百分之百”“七個到位”防塵要求,凡不達標的停工整改;運用出租車道路走航監測數據,精準實施道路保潔,并加大遠郊區縣機械化清掃頻次。
在燃煤污染及生物質燃燒方面,全面完成14萬戶居民清潔取暖改造,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對燃煤熱電廠等用煤大戶實施污染物總量與排放濃度“雙減排”;對暫未實施清潔化改造的農村、山村地區統一供應潔凈煤,減少劣質散煤和生物質燃燒。
在車輛尾氣排放管控方面,嚴格落實機動車常態化限行管控和中重型柴油貨車繞行西咸北環線制度;在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期間,還將對國Ⅳ及以下重型柴油貨車采取限制措施;全市范圍內禁止使用國Ш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
在固定源管控方面,加快推進城區內高污染企業搬遷和關閉工作(經建油漆、雙吉化工);壓減西京水泥30萬噸產能;強化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和治理。
同時,從市“一市一策”專家組分析數據看,2019年春節期間西安市因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嚴重污染直接拉升全年PM2.5指標1.8個微克,為了有效降低顆粒物排放強度,西安市將在明年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全面禁燃禁放煙花爆竹。
此前相關媒體曾多次報道這家名為西京水泥的企業。
2018年5月下旬當地媒體媒體曝光了陜西西安市一建材經銷商利用問題水泥獲利超十余萬元的消息。報道稱:一位做裝修的張師傅投訴一批問題水泥,稱在裝修過程中發現水泥不凝固,只能把做好的又鏟掉了,直接損失2000多元。
據了解,生產這批水泥的企業正是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的西京水泥有限公司。據悉這家水泥企業已停產多年,2018年3月企業主將水泥粉磨車間承包了出去。承包者此前曾與秦嶺水泥品牌持有者即耀縣水泥廠就商標使用權多次協商,但因種種原因未達成意向。
今年七月中旬,水泥人網工作人員在陜西關中區域做市場調研的時候發現又是這家西京水泥以“陜西秦嶺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生產的秦嶺牌水泥。后據查詢,陜西秦嶺水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早已更名為中再資源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其主營業務早已變更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規范拆解和深加工。
同期,西京水泥還曾出品“西京海螺”水泥,從其外包裝來看,其包裝袋上面印刷有“海螺集團熟料”字樣。但是細心的人發現在包裝袋商標下方,印有“西京”兩個字。
圖:朋友圈截圖
圖:PC32.5R水泥 包裝袋正面
據查詢,西京水泥工業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為XK08-001-02099 ,證書發放日期為,2014年4月14日。生產許可證辦公室歷史數據顯示其為一家水泥粉磨企業,證書有效期至2019年4月13日。
(來源:西安日報、水泥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