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臨挑戰,水泥行業轉型壓力大
近年來,我國每年的水泥產量維持在23-24億噸左右,位居世界第一。在創造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同時,水泥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產能過剩、資源和能源利用率低、安全環保要求越來越高,整個行業面臨著供給側改革的巨大壓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水泥企業的自動化水平還比較低,多數環節還是依賴于人力,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由于水泥產品的特點,需要在靠近消費的地區設廠,無法完全進行集中化生產,給企業的生產和交付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面對當下的挑戰,水泥行業企業都在思考:如何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繼往開來,華新確立數字化轉型新目標
華新水泥成立于1907年,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新中國成立以來,華新水泥為中國著名的建筑工程提供了水泥,包括葛洲壩、三峽大壩、武漢長江大橋、建國初期北京十大建筑等著名工程。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華新已走出國門。目前,華新在全球擁有150多個生產基地,業務已經從單純的水泥,拓展到混凝土、裝備制造、環保、新材料等多種業務。
說到華新水泥的過去,華新水泥數字化創新中心總監湯峻透露著驕傲和自豪。在華新總裁李葉青的帶領下,華新水泥一直堅持走自主研發這條道路,在中國水泥行業也是首屈一指的,華新有獨立研發、設計、制造各種水泥生產設備的能力。在企業管理方面,華新很早就采用了國外先進的管理方式,并始終朝著企業規范化、員工職業化的道路發展。在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方面華新也走在了行業前列,不僅很早就實施了ERP系統,還推出了華新網上商城。
近年來,華新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業務分布越來越廣,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對于華新來說,目前碰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統籌管理國內外的眾多工廠。目前,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越來越成為行業主流,要實現快捷的響應速度,更貼近于客戶,就需要更智能化的信息系統。隨著互聯網時代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化辦公成為趨勢,也給華新的信息化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新很早就開始在探索如何采用新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實現企業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華新總裁李葉青有一個很全面的構想,即要通過工業智能化和商業智能化,幫助企業實現業務上的轉型。工業智能化是指在生產環節,提高自動化程度,運用智能化的技術;在商業智能化方面,打通各個業務環節之間的壁壘,比如從財務、營銷、采購、物流各個環節,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以及工廠管理的閉環。未來,華新還將利用人工智能的手段進行市場預測,調節工廠產能。
對于華新來說,數字化轉型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能耗,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滿足環保以及安全生產的要求。湯峻表示,華新水泥希望在水泥行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通過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成效展示,對水泥行業起到明顯的示范作用。
牽手華為云,百年老店煥發新生機
傳統的集中式的數據中心,已經很難滿足華新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所以上云對于華新來說是很自然的選擇,華新也將上云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一般的生產制造型企業,尤其是已經有數據中心的企業,在上云的選擇過程中間,都會有很多顧慮,比如說數據的安全性、響應速度,對網絡的影響。華新通過謹慎調研,最終選擇華為云作為華新云平臺的提供商,華為云在保障數據安全性、品牌以及團隊實力方面得到了華新的認可。
華新的上云遷移涉及數據中心、IaaS層以及ERP、CRM等全核心業務系統上云。華新數字化創新中心系統運維部部長劉哲松談到,未來在華為云全部上線之后,將會有幾方面的改善:
提升資源的利用率。過去信息系統存在一些煙囪式結構,這種結構下,CPU、內存等資源的利用率不高,使用華為云以后,可以大幅提升資源的利用率。
降低成本。企業上云后,每年的運維成本至少節約30%;機房設備、網絡專線、維保以及用電費用可節約近300萬。
提升網絡效率。由過去機房的數據中心(二級網絡資質)轉變為華為云(一級網絡資質),在網絡上會有更大的效率提升。
滿足移動化辦公場景需求。以前要通過VPN、專線訪問系統,現在可以實現直接通過互聯網移動化辦公。
運維的可靠性提升。隨著企業業務量的增長,IT人員的運維壓力越來越大。上云以后,可以利用華為云平臺背后強大的資源,增強運維實力。
談及企業上云的經驗心得時,湯峻表示,企業上云最大的困難是觀念上的改變,企業管理人員對于上云的認識還不充分,對云的安全性還存在顧慮,已有的IT重資產,反而成了前行的包袱。此外,制造企業相關的信息化人才還比較缺乏。而華新總裁李葉青早已意識到這些問題,并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上云就是數字化轉型的底座。在湯峻看來,華新的數字化轉型得益于管理層推動改革的魄力和不斷進取的精神。華新總裁李葉青已將傳統工業與數字化的融合定義為公司的四大戰略之一,在企業數字化創新上表現出了很大的決心與支持力度。
后記
數字化轉型對于生產制造企業來說,其實是個兩難的事情。經濟的大環境以及技術的發展逼著傳統企業亟需尋找一種更為先進的管理模式,而對于廣大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的中國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之路就顯得尤為艱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采訪的最后,湯峻鼓勵生產制造企業的伙伴們要堅決走數字化轉型道路,“雖然這條路不好走,但是必須走,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來源:e-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