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至24日,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召開。記者注意到,全會上有一個新提法,“在生態環境治理上,要加快形成由環保倒逼發展轉向激勵發展的體制機制。”
無獨有偶,近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對全省納入秋冬季錯峰生產及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的企業和工地進行專項檢查,記者跟隨檢查組到多地采訪。在采訪中,記者感受到,豁免政策正是通過正向激勵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加快形成由環保倒逼發展轉向激勵發展的體制機制。
“ 淮安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廠區環境整潔,管理規范,該公司是淮安市7家水泥生產企業中唯一一家拿到“豁免牌”的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王獻朋介紹,公司生產能力為165萬噸/年,今年計劃生產145萬噸,按照目前生產形勢,全年將達到158萬噸,比原計劃多出13萬噸。
“增產就是增效”,王獻朋興奮地說,當前是水泥需求的旺季,得益于豁免政策,水泥生產形勢平穩,供需兩旺。通過積極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完善環保各項措施,在重污染天氣管控期間,淮安海螺還能保持穩定生產形勢,目前企業經營生產形勢大好,今年利潤預計將達1億元,遠超去年的7000萬元。
”去年10月,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出臺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管理辦法。今年,江蘇省對豁免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拓寬了豁免范圍,將環保治理水平領先的企業、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納入應急管控豁免名單,江蘇省先后三次組織各地更新、增補豁免名單,豁免企業數量從2018年底的200家增加至目前的1278家。
(來源: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