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累計已超過16萬。另據統計,北京時間16日,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8.5萬例,首次超過國內確診總數。
其中,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確診病例數激增,多國紛紛祭出更為嚴格的管控措施。對于此前英國政府提出的“群體防疫”思路,英國數百名專家學者呼吁政府采取積極措施,以遏制疫情蔓延。
世界疫情分布圖。
中國以外確診病例首次超過中國
各國紛紛升級防控舉措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以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追蹤的公共衛生機構數據,截至15日,中國以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超過8.5萬人。目前,中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0860例。這是中國以外病例數首次多于國內。
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每日疫情報告,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5日10時(北京時間15日17時),中國以外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0955例。
其中,歐洲確診病例持續暴增。西班牙、德國等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均破千;意大利的數據更加不容樂觀:15日新增確診3781例,新增死亡368例,是自暴發疫情以來該國單日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數最多的一天。
當地時間3月12日,意大利羅馬市中心一條購物街上,店鋪關閉,空無一人。
東南亞多國病例數也出現急增。印尼及泰國的確診病例15日突破100例。馬來西亞15日確診病例暴增190例,成為東南亞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向非洲擴散。當地時間15日,非洲大陸報告確診病例國家增至26個,塞舌爾、赤道幾內亞、剛果(布)、中非共和國等國家報告了本國的首例確診病例。
為了遏制新冠疫情,各國紛紛升級防控舉措,阻止疫情擴散。
法國15日宣布進入防疫工作最高階段,從當天午夜起關閉全國包括餐館、酒吧、電影院等在內的所有非必需公共場所。政府呼吁民眾“呆在家里,就這么簡單”。
俄羅斯、挪威、瑞士、秘魯及赤道幾內亞等國也采取了包括關閉邊境、限制或禁止外人入境、暫停所有或部分航班和關閉休閑文娛設施等防疫措施。
資料圖: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
6成人染病以形成“群體免疫”?
數百專家聯名呼吁英國改變防疫思路
截至當地時間15日,英國累計確診病例達1372例,死亡病例增至35例。疫情迅速蔓延之際,英國政府提出的“群體免疫”思路引發討論。
“群體免疫”的核心概念,是在不采取醫療干預的情況下等待人群自身產生抗體。根據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的說法,大約60%的英國人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從而使社會對疫情具有群體免疫。
不過,英國多個學科的專家們對于是否有證據支持該理論存在分歧。
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報道稱,在一封致英國政府的公開信中,400多名數學、遺傳學等學科的專家稱,政府目前的做法將給英國衛生系統帶來額外的壓力,使民眾“冒不必要的生命危險”。
在另一封公開信中,500多名科學家聯名敦促當局采取更嚴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信中寫道,“徹底的行為改變”可能產生更好的效果,并可能“挽救非常多的生命”,“中國和韓國的經驗足以令人鼓舞,表明至少應該嘗試這種可能性”。
截至當地時間15日晚,這封信的署名還在不斷增加。
不過,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帕特里克的言論被曲解了。該部門發言人表示,群體免疫并非當局行動計劃的一部分,而是流行病的“自然副產品”:“我們的目標是拯救生命,保護最脆弱的人,緩解國民保健服務的壓力。”
英國媒體透露,英國政府可能在未來5至20天內實施“戰爭時代式”的總動員計劃,新措施包括讓老年人和高風險群體自我隔離長達四個月。
當地時間3月11日,美國舊金山灣區奧克蘭的一家Costco超市擺放飲用水的貨架上,張貼著每位會員限購兩件的通知。
疫情之下:
多國民眾囤貨 意大利人用歌聲對抗疫情
在多國相繼發布防控疫情措施公告后,不少民眾前往商超大量囤貨,儲備生活用品。
在荷蘭,超市最搶手的商品是衛生紙等清潔用品以及容易保存的食物。在美國部分地區,衛生紙、意大利面、罐頭等貨品,也是剛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
許多超市只好對每個人可以購買的物品數量設置限制。英國、荷蘭等國都呼吁民眾共克時艱,不要搶購,讓他人也能購買到民生必需品。
而在防疫形勢最為嚴峻的意大利,居家隔離的人們苦中作樂,發起“聲音快閃”活動。大家在同一時刻打開窗戶唱歌,并拿起手邊的工具制造聲響,自拍影片上傳至社交媒體,互相鼓勵、緩解緊張情緒。
國歌、歌劇、鋼琴、小號、小提琴,甚至是鍋碗瓢盆的叮當聲——音樂和歌聲讓隔離中的意大利民眾相互鼓勵,緩解緊張情緒。
14日中午,意大利民眾還紛紛探身出窗外,或站在陽臺上,為辛苦照料新冠肺炎病患的醫護人員鼓掌喝彩。
“我們會挺過去的!”意大利人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