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山東、黑龍江和四川等多地開學緊急叫停!山東高三可申請不返校,廣州越秀取消晚修,多地開學要求核酸檢測。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根據哈爾濱市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變化,經哈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哈市中小學后續復學安排如下:
一、原定4月17日初中畢業學年開學向后推遲,視疫情變化情況另行通知開學時間。
二、已于4月7日開學的高中畢業年級繼續上課,各區、縣(市)、各高中學校要加強管理,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保證師生生命安全。
山東省
山東省膠州高三開學時間延遲,具體開學時間將重新評估。
當地媒體向省、市教育部門核實,現在膠州當地風險等級上升,疾控部門正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查清后,確認安全再開學評估。目前只有膠州一地受影響,青島其他區市的高三開學時間不受影響。山東教育廳早曾發布通知,明確高中(含中職)學校畢業年級4月15日正式開學。
山東高中畢業班可申請暫不返校
4月11日,山東省教育廳針對高中(含中職)畢業年級學生即將開學專門下發通知,尤其強調要做好走讀學生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通知提到:
1. 高中畢業年級學生可申請暫不返校。
2. 鼓勵高中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集中所有師生員工在校內工作、學習和生活;對確實無法實現全封閉管理的高中學校,要指導學校做好走讀學生防護工作。
3. 高中畢業年級學生若申請開學后不返校,應提前向學校提供不返校的書面說明,承諾自主在家學習、不需學校線上教學指導,經家長簽字確認,可暫不返校。學校要加強與學生及其家長聯系,及時幫助解決有關困難。
4. 同時具有寄宿、走讀學生的高中學校,要盡可能將寄宿和走讀學生分別編班,實現教學和校內其他活動相對分開。
5. 實行走讀學生入校“健康綠碼+測溫”制度,走讀學生電子健康通行碼由家長手機代領,無電子健康通行碼綠碼或進校測溫有異常的走讀學生不得進校。
6. 高中學校要盡可能實行走讀學生一天一出入學校制度,組織走讀學生中午統一在校內食堂就餐或配餐。走讀學生中午回家的,提倡在家用餐。
7. 走讀學生較多的高中學校要錯時錯峰組織上下學,避免造成學生和家長在學校門口聚集擁堵。
8. 高中學校要鼓勵有條件的走讀學生,通過乘坐私家車、步行、騎行等方式上下學,并做好途中防護。對不具備條件的走讀學生,要由學校統一匯總學生路線信息,協調交通部門定制公交或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轄區內校車解決上下學問題。走讀學生要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做好防護,佩戴口罩、手套。
9. 高中學校要強化家校聯動,對走讀學生實行上下學“兩點一線”管理,每天定時告知家長走讀學生離校時間,家長要及時向學校反饋走讀學生到家時間,確保走讀學生“點到點”往返家校。
10. 高中學校要組織走讀學生和家長簽訂承諾書,家長承諾如實上報走讀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和回家時間;走讀學生承諾按照既定路線和既定時間上下學、回家后無事不外出。
11. 高中學校要針對走讀學生,開展專門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培訓。要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開學溫馨提示等方式,呼吁家長做好走讀學生上下學途中防護,減少社會交往,保障家人安全。
12. 對學生及家長不履行有關義務,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和要求,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
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初步調整中小學(初三高三除外)的復學時間
成都市中小學(初三高三除外)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有所調整,具體如下:
一、高二、初二年級建議定于4月13日復學;
二、高一、初一年級和職業學校非高考學生建議定于4月20日復學;
三、小學5、6年級建議定于4月27日復學;
四、小學其他年級建議定于5月6日復學;
五、校外培訓機構不得早于5月6日開展線下培訓;
六、幼兒園和特殊教育學校復學時間另行通知。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廣西梧州某高中多名師生低燒發熱
據廣西梧州市衛健委、教育局等相關部門消息,4月9日至10日,梧州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接連收治了梧州某高中多名有低燒發熱癥狀的師生。接報后,梧州市衛健委派出專家組對發熱師生開展診療、調查工作并進行核酸檢測。
據梧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劉俊介紹,學生和個別老師因低熱,或伴有流涕、咳嗽等到醫院就診,醫生經過化驗、影像等檢查,考慮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
截至4月11日,梧州市疾控中心已對該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指導校方再次進行全面環境消殺。
目前,就診的學生和老師病情已有好轉,并相繼出院。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某高中同宿舍4名學生發熱
早在2月份,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發布了《全區教育系統開學前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應急預案(第一版)》,分類指導全區學校做好防控工作,確保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教育教學秩序穩定。
《應急預案》針對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普通中小學及幼兒園的不同特點,分別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從健全疫情防控工作體系、開學前的準備工作、開學后的工作要求、師生健康管理和應急處置等方面,明確了具體舉措和操作規范。
從內蒙古自治區宣布3月30日高三學生復課以來,烏海六中按照自治區的要求,全面細致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4月5日晚8:00,烏海六中高三(13)班4名學生(同一宿舍)在夜自習體溫檢查時出現發熱,額溫槍檢測體溫均超過38.1度。面對這一情況,班主任李春芳老師立即將情況上報學校,烏海六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火速啟動應急預案,應對學生發熱問題。
廣東省
廣東:教職工應在返崗前進行核酸檢測
關于返校后如何確保安全復課。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
廣東按大體同步原則,同一縣域內中小學校應2周內完成學生返校。
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各學校在安排學生返校之時,要把握好四個原則。
1.安全第一的原則。切實把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強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無癥狀感染者返粵和境外輸入等風險的管控。
2.穩妥審慎的原則。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返校,必須達到教育部和省政府規定的學生返校的條件要求,要在逐縣逐校逐項對照清單驗收把關,履行規定審批程序以后,按照錯峰、分期、分批返校要求,安排學生返校。
3.大體同步的原則。堅持以市為主,上下協同,原則上同一縣域內中小學校兩周內完成學生返校。
4.區別對待的原則。對疫情情況復雜的學校以及重點人群返校的時間,要嚴格把關,統籌安排。
為了確保師生返校安全,重點要抓好重點群體的健康管理和服務。全體教職員工應在返崗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檢測結果陰性,并且無發熱、干咳、乏力等疑似癥狀,方可返校返崗。
做好物資保障。在學生返校前,確保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儲備充足到位。
配備足夠的醫護人員,加快完善和規范中小學衛生健康副校長配備。同時,各地抽調衛生專業人員進駐學校,指導學校開展日常的防控工作。確保每一所學校至少有一名醫務人員。
加強校園環境整治。在學生返校前,對教室、食堂、宿舍等重點場所進行預防性清潔、消毒和通風,應當對人員可能密集,且自然通風不足的場所,進行改造,安裝機械通風裝置,確保通風條件良好;此外,還要增加洗手設施,確保師生能夠及時洗手,保持清潔。
完善學生學習生活管理。進一步完善教學、就餐、住宿等人員聚集性活動的行為規范、過程規范。要制定錯時的作息表,實行錯峰上課、錯時分餐、分散用餐,指定學生課外活動的區域進出線路,引導學生錯時專區活動。
加強校園應急演練。在學生返校前,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開展演練。對可能產生人群密集的各項活動、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置、應急預案的啟動及處置過程,至少要演練一次。通過演練,相關部門人員必須熟悉應急處置內容和流程。
科學制定教育計劃。做好返校以后課堂教學與線上教育銜接,準備好學生返校后,疫情防控第一課。
廣州越秀:學校暫停晚修、學生錯峰上學/放學
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發布《越秀區學校復課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引》(簡稱《指引》)。《指引》要求,所有返校的教職員工、學生必須填寫健康卡或校園健康碼。絕不允許帶病或未解除醫學觀察人員上班或上學。校內托管僅安排基本托管,不得混班。校內所有場所設施暫停向社會開放。暫停晚修活動。
對目前仍在湖北未返穗的教職員工和學生,在湖北低風險地區并持湖北健康碼綠碼人員可有序來穗返穗,但14天內不得返校,高風險地區和中風險地區人員、持紅碼或黃碼人員以及未申報湖北或廣東健康碼人員不得來穗返穗。
同時,還要制定復課方案和師生分期分批返校方案,設置臨時隔離室和醫學觀察場所。根據要求,隔離場所包括臨時隔離室、醫學觀察場所。要設立醒目的標識,門前有“閑人免進”等提醒標識,避免其他人員誤入隔離場所。其中,中小學校、托幼機構、校外培訓機構應設置2個臨時隔離室,分別用于發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教職工和學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職工和學生的臨時安置,避免交叉感染。臨時隔離室應遠離教學和生活區,相對獨立,采光和通風良好,有獨立衛生間和流水洗手設施,面積應大于15m。
廣州天河:每天晨午檢,不得在校外托管機構午休
天河區發布了《天河區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學習生活一日常規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就開學后學生、教職工、學校、家長如何做好防疫作了具體指引。包括需提供返校前14天的健康卡或符合復課條件的穗康碼等證明材料,錯峰入校、每天兩次體溫檢測、不得在校外托管機構午休等。
返校前提供14天的健康卡,所有材料在返校入門時出示,憑健康證明接受健康監測。
師生入校時,對所有進入校園的教職工、學生進行體溫測量,體溫異常的一律不得進校;
做好師生錯峰入校安排;開放多個晨檢通道進校、設置排隊間隔(1米)標識;
同時要求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好口罩才能進入校園,進入學校立刻進行洗手消毒。
學校需密切監測師生健康狀態,落實晨午檢制度,每日兩次檢測體溫,并做好登記,體溫異常者,應及時按體溫篩查、轉運和跟蹤處置指引操作。
學校設置2個臨時隔離室。
學校要按指引設置2個臨時隔離室,分別用于發熱、乏力、干咳及胸悶等可疑新冠肺炎癥狀教職工和學生,以及其他患病教職工和學生的臨時安置,避免交叉感染。隔離場所應遠離教學和生活區。
上課期間,教室課桌椅要求單人單桌,保持間距最大化。課堂教學時師生要佩戴好口罩,教室做到開門開窗通風。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不組織校內各種大型師生集會(含升旗儀式、跑操、教師例會等)。
對于午休安排,《指南》提出,不混班午休,午休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座位、床鋪間隔至少1米,不得在校外托管機構午休。
倡導在校內分散就餐
《指南》還就師生用餐作了指引,要求加強就餐管理,倡導分散就餐。采用食堂供餐的,鼓勵食堂提供營養配餐,采取分餐制、輪流或分批就餐,就餐飯桌增加距離,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標識錯位就坐。或可由學生自帶餐具、打餐后回宿舍分散用餐。
采用配餐供餐的,要監督檢查配餐公司生產過程、送餐車輛及工具的清潔消毒情況,每日配餐前對配餐公司工作人員進行健康監測(量體溫)。由配餐工作人員直接配送到各班門口,并負責回收餐具,嚴格落實餐具消毒管理。
疫情防控期間原則上師生員工要在校內就餐,不允許家長餐、外賣等外來食品進入校園。因條件限制,需要回家就餐的師生員工,要做好離校人員的審批和登記工作。在校就餐的走讀生建議每天至少準備2個口罩,住宿生至少準備一周使用的口罩。
湖北省武漢市
武漢全市教師進行核酸檢測
據@財經網 報道,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正在研究相關政策,擴大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范圍。“警察、監獄和養老機構此前已經進行了全員檢測。”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對全市醫護人員、教師和公共交通工作人員實施“全面檢測”,一些機關事業單位也在組織員工自愿檢測。
海南省
海南省出臺應急預案應對開學后突發情況
3月25日,海南省教育廳印發《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安全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針對春季學期開學后的新冠肺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校園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做出布置。
《預案》要求,實行聯防聯控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協同衛生健康部門,成立疫情防控專家組,加強對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專業指導與培訓,為每一所學校選派至少1名醫療衛生專業人員進駐學校指導,為每一所學校確定一所定點聯系醫院,確保聯防聯控、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置。
實行動態摸排制度。特別要實行晨午晚測溫制度,每日要對教職員工(含食堂從業人員等)和學生進行晨午晚檢測體溫,建立全體師生員工晨午晚體溫臺賬,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并加強對缺課、缺勤師生登記追蹤和管理。
實行校園封閉管理。對進入校園的人員和車輛進行身份查驗,本校人員持證進入,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學校按規定設置統一的進出通道,師生進出保持安全距離,嚴格登記測溫。
實行分散就餐制度。學校食堂實行餐飯打包、錯時取餐、分開用餐制度,不得聚集就餐,學校要明確分班取餐的具體時間,所有餐飲服務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上崗且保持人員相對穩定。